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55|回复: 90

很多吉他爱好者对吉他所谓音色达到了一个变态的痴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4 18: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很多吉他爱好者对吉他所谓音色达到了一个变态的痴迷

纵观乐器,绝大多数是以自己的原声出现。只有吉他(准确点说是古典吉他)因为类型的众多,品质的参差不齐有那么

多的讨论。因为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好琴。

指甲不同,琴弦不同,琴不同,人不同,坐姿不一样,身体状态不一样,拨出的声音都会不同。但是不少人已经把吉他

的音色等同于吉他的音乐性,表现力了。

如果去听听拉丁,南美和许多现代的吉他作品,你会了解吉他的音色并不是音乐的重要因素。真不知道他们是在听音乐还是在听音色。

沉醉于terrega优美的小品里面扬扬自得的朋友应该清醒了,那不是古典吉他的全部,也不是主流,更不是classical

guitar的精神,不要凭这个去BS流行音乐,那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所以会有一些人天天修理自己的指甲,虽然不用
所以会有一些人天天对那个琴声音更大津津乐道
所以会有一些人对右手的发声方法特别钻研,以至于自己不会弹琴
所以有些人宁愿一辈子满足在弹听似优美的小曲子里
所以对于一些很贵的琴难弹认为是自己水平不够驱动它

如果你弹花上很多时间能弹一两个特拿手的完美的曲子能得到很多人的赞扬,弹琴很棒,而实际上对你个人在音乐上有

什么真正的帮助呢?
发表于 2006-5-24 18: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我觉得能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
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有的人追求音色,有的人追求整体,不好一概而论
发表于 2006-5-24 1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终于有和我志同道合 的人了,我太几吧赞赏你了
你说的太有这里了,我爱你,哦,买高的!
发表于 2006-5-24 1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赞一下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2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不同于别的流派的吉他    如果没有丰富多变的音色    也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如果在有音乐的基础上在加上音色的多变    是不是更加丰富了音乐呢

呵呵     个人观点     欢迎拍砖
发表于 2006-5-24 2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棉花党 于 2006-5-24 18:18 发表
很多吉他爱好者对吉他所谓音色达到了一个变态的痴迷

如果你弹花上很多时间能弹一两个特拿手的完美的曲子能得到很多人的赞扬,弹琴很棒,而实际上对你个人在音乐上有什么真正的帮助呢?
...



楼主,你到底想说啥,怎么就看你发了一堆牢骚,你的观点到底是啥?

你所批判的打磨指甲、研习右手的发声方式,都是练习古典吉他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本身并没错,可能很多人在这方面花的时间多了点,但只要方法正确,还是有益处的,当然作为自学者很难做到科学的系统的练习,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至于你最后这句话,我倒觉得,能很好的弹几首适合自己能力的曲子,远比一味追求大作品有意义的多。
发表于 2006-5-24 2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听说哪个演奏家弹琴不磨的呢
发表于 2006-5-24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大同意,拉丁吉他有它特有的音色韵味,想出来拉丁吉他的音色也是需要钻研的,音色可以说是音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乐器,人声都要好的音色,流行音乐也一样,要不干吗做后期处理?
发表于 2006-5-24 21: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楼主的观点。说出了这个敏感但是又很不容易被发现的流行通病,佩服!
发表于 2006-5-24 2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在这个论坛能多有楼主这样高水平的帖子

可惜俺不是斑竹,要不然我看到后0.1秒会珍藏为味精的

一直对所谓古典吉他第一要素是音色的论断心存疑虑

别的乐器的演奏者可能更是心里好笑---俺当初就是被小号的音色所痴迷
                                                                ---俺当初就是被大提的音色所痴迷
                                                                ---俺当初就是被XXXX的音色所痴迷
发表于 2006-5-24 2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楼主的话,我觉得惭愧了
发表于 2006-5-24 2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上很多时间能弹一两个特拿手的完美的曲子能得到很多人的赞扬,弹琴很棒
这已经很好了,对于业余选手。
发表于 2006-5-24 22: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此言差矣

钢琴小提琴的学习同样要重视发音方法和音色。学小提琴一两年内那声音就是杀猪。重视科学的发音方法是基本功,无可厚非
至于南美音乐什么的,那是音乐风格的问题,就像有些歌手的声音,就是沙哑的沧桑,但你不能因此否认美声的发音科学性。
发表于 2006-5-24 22: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用吉他弹出美妙的音色,即便是几个小品,也比弹一堆复杂的噪音强,对吧。
发表于 2006-5-24 22: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弹花上很多时间能弹一两个特拿手的完美的曲子能得到很多人的赞扬,弹琴很棒,而实际上对你个人在音乐上有

什么真正的帮助呢?

整篇文章,这最后一句不妥,也没有必要放在整篇文章里,和主题内容关系不大
发表于 2006-5-24 23: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楼主叫"棉花党"了...
发表于 2006-5-24 23: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音乐表现的角度上说,音色是必不可少的~楼主偏激点了:)
发表于 2006-5-25 04: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白痴的帖子也有人赞同,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发表于 2006-5-25 04: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偏激了一些.
但,音色只是音乐中的一个部分,如果只听音色那就变得低俗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什么东器全会仿一些其它乐器或自然声响,但这不能作为乐器自己的特点来说.
我国有一种乐器叫什么雷的,它能仿很多声响.包括人声.但它成不了主流乐器,只能是消潜而已.
发表于 2006-5-25 04: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拉丁美洲跟佛拉门歌的风格其实音色也很好,不晓得楼主为何说不好,每种音色都是用来诠释音乐用的
就像用Tarrega的音色来诠释Jazz的话也会不适合,粗糙的音色在某些风格中有其特殊的效果,但不表示古典风格的音色就不需要,相反的是要能清楚分析各种风格所需要的音色,针对曲目去做修正才是,如果因为自己达不到古典的好音色而说古典的音色没有价值,我想这是能力上的不足,就算弹佛拉门歌也无法控制他们专有的声音。就像有的人没办法唱声乐,觉得声乐要求好的音色没有必要,但是唱佛拉门歌这种让人误以为不用音色的音乐就能处理好吗,佛拉门歌不是鬼吼鬼叫,而是对死亡以及孤独有体会并且了解其历史背景的人才唱的出来,所以不要只看到表面,各种音色都有其价值,不可偏废。
发表于 2006-5-25 10: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这个论坛上很多人混了很多年之后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指阅读理解能力


这个是作为一个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这点素质都不具备,很多问题都可以免谈了

[ 本帖最后由 windforce 于 2006-5-25 10:09 编辑 ]
发表于 2006-5-25 10: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深知古典吉他爱好者中基本素质成问题的人太多了

这些基本素质有问题的人已经成为了古典吉他爱好者的主流



玩乐器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你一起玩乐器的是些什么样的人

所以此后我对古典吉他这种乐器的喜爱一直保持在理性控制的范围内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1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支持我的朋友。
2楼,说的好,关键在于追求这个词,本身就超越了乐器,特别是音乐本身。看来您也是潜意识里把音色和整体看成两个对立方,有这样想法的大有人的确在。如果真非要选择,那么我们宁可选择整体。
5楼,我个人认为古典吉他今天的辉煌绝对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音色,而是因为不同类新的音乐。也就是音乐表现音色只是手段,不是目的。sagovia为什么有贡献,挖掘了bach,布里姆为什么有贡献,他丰富了现代作品库。
6楼 我是突然有感而发,所以说话很没有条理,但是意思大家应该可以了解一些。你说的也是没错。
7楼 我们不是演奏家。演奏家首先要有一把好琴,我们就没有。
8楼 我觉得您有着学院派的观念,这是很多正统古典爱好者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地方教出的学生都缺乏个性,似乎一个模子。拉丁的味道绝对不是音色表出来的,而是节奏弹出来的。如果您承认需要作后期处理,那么说明前期过分的追求所谓的音色就没有太多的意义,这个当然是相对于技巧来说的。
13楼 您说的没错,掌握正确的发声即可,但是不要过渡去追求。说道美声唱法,是有一定难度,是美,但是你喜欢吗?我宁可听某些原生态歌曲,因为它能给我带来感触。耍花腔让我头痛。
14楼 您一语重地,解释了我的题目。
15楼 请见14楼
18楼 您讲点不白痴的吧。
19,20楼,例子恰当,弗拉门各是不讲究音色的,因为音色本来就存在那里,就如同钢琴,你去说朗朗比某某大师有激情,没问题,但是你说比人家音色好那听起来真的很可笑

最后非常感谢windforce。您比我更率直。

弹古典的人一般是唯美心理,不加控制就变成偏执。
发表于 2006-5-25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谱狂 于 2006-5-25 04:00 发表
这么白痴的帖子也有人赞同,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同感.
发表于 2006-5-25 11: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棉花党 于 2006-5-25 10:41 发表
首先感谢支持我的朋友。
2楼,说的好,关键在于追求这个词,本身就超越了乐器,特别是音乐本身。看来您也是潜意识里把音色和整体看成两个对立方,有这样想法的大有人的确在。如果真非要选择,那么我们宁可选择整 ...


:victory:
搂主也是一位偏执狂,鉴定完毕
你可以不去追求音色,至于反驳我的那些话,看起来很可笑。
您对我说的那些话我倒觉得正好相反,比较适合您
发表于 2006-5-25 11: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5-24 23:07 发表
难怪楼主叫"棉花党"了...

:D:D:D
发表于 2006-5-25 11: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得其实有道理,不过,不同层次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这也难免.

我个人也对于那些对音色极度迷恋者很反感,并不是我就不追求音色,是因为有些人自以为对音色很有认识,但实际其实大多的认识来自道听途说或是片面对某些录音的迷恋,于是就会出现那些为了追求自己幻想当中的"完美音色"而煞费苦心,经常研究哪种琴的音色怎样,或或说某某琴的音色很象某某大师手上的琴的音色等等.当然这当中不排除商家炒作的原因.但其实很可能是在追求的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

我想其实楼主要说的意思就是音色只是音表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来说,理解是不同的,你跟一个连基本功都没学扎实的人说这套,就好比你去跟一个连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的人去谈什么是高雅艺术一样,当然是不会理解到其中的道理,但这也不要紧,水平慢慢提高了,就会领悟的,其实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时候太过在意音色问题很可能会妨碍技术的突破,假如能先把这偏执的音色观念放开,当技术上到另一个高度时,可能会有新的认识.
发表于 2006-5-25 12: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明智的地方在于,跟这个论坛上一群基本素质成问题的家伙讲道理。

这就好比跟庙里烧香的老头老太们讲世界上没有神佛,都是编造出来的。

如果基本素质成问题,那么就不是通过论坛讨论可以解决的。

所以,此类论坛讨论我一般都不发表具体实在的观点。

-----------------

从前面的帖子看,自由气体尚且如此,其他某些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就更不用提了。

[ 本帖最后由 windforce 于 2006-5-25 12:25 编辑 ]
发表于 2006-5-25 12: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论坛上,如果你看不懂别人到底在讲什么,那么这个论坛就完全不属于你——即便你每天在上面混。

如果你还没看懂别人到底在讲什么就开始血往头上涌,拉过键盘就把字儿敲上去了——你只会讨人烦。
发表于 2006-5-25 12: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音色毫无疑问是音乐的一重要构成要件。

演奏者对音色的控制能力也毫无疑问地是其基本素质的一重要组成,演奏者应能根据作品的要求使用不同的音色给予表现。

可以想像,用吵哑的声音去哼唱甜美的曲子给人的感受会是怎么样的,用细腻、甜美的声音去歌唱豪放、粗犷的歌曲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效果。

偏激于音乐构件中的任何一种而忽视其他,显然是在钻牛角尖,但如果音乐中不讲究音色,那肯定是在远离完美!

最后想说的是,沙哑本身就是音色的一种!
发表于 2006-5-25 12: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27楼和30楼说得真好

我觉得和楼主的观点也并不矛盾

向你们敬礼
发表于 2006-5-25 13: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是用古典吉他弹奏古典音乐,就必须时刻注意研究发声方法及音色变化带来的音乐表现。
至于演奏家之所以要用好琴,很大一部分就是好琴对音色的敏感度相当大。 以此带来音乐表现的空间也相当大。所以追求好琴是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暂时用差琴的朋友,也不能破罐破摔,用科学方法在差琴也能发出比较好的音色。

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音乐。音色追求就是一种音乐态度。

[ 本帖最后由 沃尔夫岗 于 2006-5-25 13:11 编辑 ]
发表于 2006-5-25 13: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ndforce 于 2006-5-25 12:23 发表
楼主不明智的地方在于,跟这个论坛上一群基本素质成问题的家伙讲道理。

这就好比跟庙里烧香的老头老太们讲世界上没有神佛,都是编造出来的。

如果基本素质成问题,那么就不是通过论坛讨论可以解决的。

所 ...


继续喷吧,说两句谁都听不懂的话装深沉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14: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个帖子就准备好挨办砖了,里面牵扯到的内容也不仅仅只是音色一个内容。但是看到大家的讨论很高兴。
我认为是我的表达能力有限,造成一些朋友的误会,但是同时也看到很多朋友的理解,他们开阔的胸怀和善解人意令人感动。对于持反对意见的,我想是你们的出发点,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看法。

首先我绝不是看不起音色,音色很重要,我是想说明音色的地位,古典吉他很多时候是一些人孤芳自赏的家伙。
原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他们沉迷着吉他带来的音色,我没听过人对自己的钢琴声有多好津津乐道的,但是有不少人则对吉他抠出来的声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但是音色只就是音色,如果你只是在意音色你和一个喜欢蓝色生死恋的小姑娘或者老大妈有什么区别?如果总怀着古典吉他音色第一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想法,危言耸听的话只能让它的地位永远得不到提高。音色只是音乐效果,大鼓奏法也是特效,模拟大鼓,小提琴为什么不要去模拟2胡呢?保留它的原音色就好了,那你吉他为什么以模仿琵琶而自豪呢?它能好的过琵琶吗?不能。那为什么大家还喜欢?因为大家喜欢听的是音乐,而不是音色。

下面我想问几个问题,各位看官回答一下
1两个大师分别弹同一个琴,他们弹出来的音色是否会一样,是否能把音色作为他们两个人水平的主要判断标准?
2杨雪菲最新的cd弹的如何,音色如何,音乐性如何,请直正面答(别和我撤什么mp3不比cd听不出来原声效果好之类的话)

如果大家是统一的答案,ok,算我之前说的话都是放烟。
发表于 2006-5-25 14: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气体 于 2006-5-25 13:40 发表


继续喷吧,说两句谁都听不懂的话装深沉吧



自由气体同学,你相当的不入世,相当的不成熟
发表于 2006-5-25 15: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原色可以调出来几百种色彩
如果痴迷的话
可以追求几千种色彩
在人眼无法辨别的情况下
几十万种也可以呀

但如果你画出来的图画只是个普通的作品
这一切便变得毫无意义

这个道理简单得就象是说:

偶的色彩比那个莫奈多几十种呀
为何偶的画进不了国家博物馆呀

呵呵,就当个笑话吧
发表于 2006-5-25 15: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音色,这个词,对一般人来说,太大了. 音色是用来表现音乐的,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高境界.

对一般人来说,是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把音阶能用平均的声音,好的声音弹下来,就不错了.

对大多数人,弹1,2,3,4,5,6,7,会出现七个不同的音色. 不能把一种基础音色弹整齐,弹统一, 控制好,怎能奢谈变化?

先弹成一种音色吧! 这是基础的基础. 否则,真成了棉花党了.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5-25 15:21 编辑 ]
发表于 2006-5-25 15: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棉花党 于 2006-5-24 18:18 发表
很多吉他爱好者对吉他所谓音色达到了一个变态的痴迷

纵观乐器,绝大多数是以自己的原声出现。只有吉他(准确点说是古典吉他)因为类型的众多,品质的参差不齐有那么多的讨论。因为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好琴。
...

恕我冒昧,楼主纵观了多少乐器就说绝大多数是以自己的原声出现?

在我看来,在各种乐器里,击弦类乐器对音色的追求程度,远远比不上弓弦类和管乐类的乐器。因为弓弦类的要不会就跟杀猪一样的声音,而管乐要不会就连声都没有……那些类乐器的论坛对于音色的讨论,比这里对吉他的讨论多太多了。
发表于 2006-5-25 15: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ndforce 于 2006-5-25 14:53 发表



自由气体同学,你相当的不入世,相当的不成熟


用你来教训?你还是滚回去吧,我过得好着呢,比你这样靠点吃古典吉他的残羹剩饭的人好多了
发表于 2006-5-25 15: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NOODLES.

就学习乐器来说, 吉他的音色应该说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了....

你看看学习二胡的,学习小提琴的,你就知道人家是怎样练音色的了. 偶自报个家底, 偶五岁开始学二胡, 姐姐是学习小提琴的..对这两类乐器的学习, 体会还是蛮深的...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5-25 15:2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8-10 02:2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