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沙弥

声部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5 03: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请刘老师确认一下:“泪”是支声复调,我们好继续讨论。
发表于 2006-6-5 03: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用说的,不然我特别笨,不懂“泪”是什么复调。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03: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原帖由 沃尔夫岗 于 2006-6-5 03:10 发表
可是从“泪”这首曲子上来分析,低音的线条分明是形成了性格分明的旋律线 ...


感谢沃尔夫岗很简明地回答了什么是复调以及《泪》的第一乐段为什么是复调。
发表于 2006-6-5 03: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别感谢人家,“泪”的低声部,是完全依附性质的,全曲绝大部分的同向进行明显的消灭了复调特征。说再多,解释不了问题还是没有用。到底“泪”是什么类型的复调?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03: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沃尔夫岗 于 2006-6-5 03:10 发表
并且与上方的旋律音的音程关系明显地形成了和声...


这是好的复调音乐的两大要素之一,我在93楼已经解释过了。感谢沃尔夫岗再次提出。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03: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rentou 于 2006-6-5 03:19 发表
用说的,不然我特别笨,不懂“泪”是什么复调。


既然如此,还是说一下:对比复调。
发表于 2006-6-5 03: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转移话题,形成和声关系的不是区别是否复调的特征。到底“泪”是什么复调?
发表于 2006-6-5 03: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弥 于 2006-6-5 03:26 发表


既然如此,还是说一下:对比复调。

不拉支声作垫背了?对比复调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上下旋律对比,还有哪个对比复调乐曲是和“泪”一样?一开头的乐句,上下声部是一样的乐句就是隔了10度?对比何在?再找一个就可以了,我的要求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03: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rentou 于 2006-6-5 02:30 发表

我就喜欢刘老师抄书,是好习惯,我也赶紧抄了牛劲音乐大词典p506的解说第一句就是“和声。若干音同时发响,即音的联合。”那么若干音不包含两个音的结合?三音以上六音以下叫和弦,七音以上叫音串,两音叫啥?不能叫和声?若干音结合不包括两音结合?刘老师告诉大家,两音结合叫“和音”,刚才让刘老师提醒要查经典,我就去顺便查了下“和音”,但经典牛劲音乐大词典没这个词,还望刘老师据经典给出说明。要说是自己如同次低音声部一样的发明,那也就算了。 ...


买本《音乐百科词典》查一查就知道什么是“和音”了,如果像看不懂“和声”词条一样看不懂的话,多抄几遍估计就懂了。

这个话题的分歧可以自此打住了吧?

如果定要在围棋对弈中“吃掉他的马”,随意吧!
发表于 2006-6-5 03: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弥 于 2006-6-5 03:35 发表


买本《音乐百科词典》查一查就知道什么是“和音”了,如果像看不懂“和声”词条一样看不懂的话,多抄几遍估计就懂了。

这个话题的分歧可以自此打住了吧?

如果定要在围棋对弈中“吃掉他的马”,随意吧!

刘老师你看看你,我都给你抄书,你就不给我抄抄,我没“音乐百科词典”,我又这么好学,你抄给我不就完了。和声词条我放那里了,刘老师不告诉我那里不对,就是让我多抄,这就不负责任了。:D
发表于 2006-6-5 05: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意封帖!

楼主一再强调别人一知半解,言外之意是他全知全解,那这样也没什么可讨论的了.你就继续拿着三,四个声部的月光,复调的泪忽悠吧.但愿你能弹出来三声部的对位旋律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js22212221 于 2006-6-5 06:27 编辑 ]
发表于 2006-6-5 1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泪的二个声部的和音"重唱"听起来就像孙南在台前歌唱,"我"这个大提男音在台后和音附和,若低音前置,最多是种"支声"唱法.跟复调多个独立个性的调性旋律有所区别.拿巴赫的小步舞曲[二重奏]来看,对比就很明显:
671/736/732/17121/............
176/#5-6/3#5#453/636/.............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6-6-5 10:19 编辑 ]
发表于 2006-6-5 1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个比方说,复调好比"东西".主调好比"东东".
泪听起来好像就是那么个"东东"的感觉.
发表于 2006-6-5 10: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有对位,然后有和声.
莫扎特的前奏曲:
67176/377-/366-/36#5-/...........
6--6/#5--3/6712/3-3-/.........
我认为它是个复调音乐.第一个声部有点像童谣,无忧无虑.像个小姑娘拉小提,而第二声部像一首"心声",仿佛是艺术家对生活艰辛的感触....有点大提贝司的色彩.并有现代贝司律动的感觉.----似乎莫扎特有摇滚鼻主的嫌疑.
然而这二个声部的合奏之外,还可以加一个吉他伴奏声部.因为每个小节一看就是一个相同的Am,或E,E7和玄.
发表于 2006-6-5 1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恕小弟直言:
1、楼主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变得神秘化了。
2、看来楼主还没有真正地理解和声学是怎么回事,只是一味地把教科书上的概念往曲子上硬套。塔雷加的《泪》,无论怎么看怎听,有一定和声学基础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首主调音乐。ps:站在音乐史的角度来看,从贝多芬和莫扎特开始,主调音乐已经成为古典音乐的主流。。。
3、对曲子做和声分析对学习音乐很有帮助,但不能走火入魔,否则会背道而驰。

吉他的记谱法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单行谱表记录多声部音乐本来就比较难,而且让人感觉有些声部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其实它要表示的是某一两个音要消音或保持而已。其实可以参考一下钢琴乐谱上的“延音踏板记号”,有了这个记号,钢琴谱的每行谱表一般不会超两个声部,省下不少麻烦,而且降低视谱的难度,加快视奏速度。


假如我在单行谱表的五线谱上写出一条旋律,接着在旋律的下面添几个低音,多写两行休止符,难道我就能说这是我用3声部对位写成的复调音乐?:P

[ 本帖最后由 keen 于 2006-6-5 10:57 编辑 ]
发表于 2006-6-5 10: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弥 于 2006-6-5 03:20 发表


感谢沃尔夫岗很简明地回答了什么是复调以及《泪》的第一乐段为什么是复调。

低音线条,只不过是将低音进行旋律化了而已。没有过多的含义。
A段前面6小节是很明显的T-D-T-D-S-S,第7、8小节是个T46-DD-D-T的进行,很明显这是种主调音乐的和声手法。
发表于 2006-6-5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行歌曲也有很多复调,比如<想唱就唱>. 呵呵.

听听它的电贝斯, 呵呵.:D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6-5 11:06 编辑 ]
发表于 2006-6-5 11: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塔雷加很巧妙地将和弦转位后的低音形成一条美妙的旋律。这就足够说明一切了。
发表于 2006-6-5 1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弥 于 2006-6-5 03:25 发表


这是好的复调音乐的两大要素之一,我在93楼已经解释过了。感谢沃尔夫岗再次提出。

复调音乐是线,主调音乐是面。这才是要素。
发表于 2006-6-5 11: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贴搞成精华如何?
因为各位的讨论相对比较理性
发表于 2006-6-5 1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来说,好象要选择其中一个美女做LP
眼睛都花了
都漂亮
叫人怎么办呐
还是古代人好,都要!哈哈
发表于 2006-6-5 11: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lksound 于 2006-6-5 11:28 发表
把这贴搞成精华如何?
因为各位的讨论相对比较理性


:D
这样会不会误导初学者呢?
发表于 2006-6-5 11: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s22212221 于 2006-6-5 11:40 发表


:D
这样会不会误导初学者呢?

只要争论各方继续理性地讨论下去,只要初学者能够有耐心仔细看本贴,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


本坛以外,只好无能为力了
发表于 2006-6-5 11: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这个时候拿个精华,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发表于 2006-6-5 11: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ndforce 于 2006-6-5 11:44 发表
楼主在这个时候拿个精华,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还是兄弟考虑的周全。

不考虑设精华了。

谢谢提醒
发表于 2006-6-5 2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rentou 于 2006-5-31 18:33 发表
越看越糊涂了,这样分析音乐带了了更大的问题,第一个双行谱子里,旋律高音和低音声部放在了一个谱,伴奏声部放在了一个谱,好奇怪的记法,要分谱,也应该高音旋律独占一个谱,伴奏声部的低音和中声部站一个谱,如 ...

都是高人!只是不要把一些简单的东西搞得太复杂。要严格划分学术和故弄玄虚的界线。
发表于 2006-6-5 2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给专业音乐者看了,会笑死的. 呵呵.


.:D
发表于 2006-6-5 21: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但经常听一些人硬把有时几个小节才出现一个的伴奏音说成是第几各旋律声部,觉得非常搞笑。
发表于 2006-6-5 2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私下里认为,如果两个人同时对你说不同的话,你可能还知道他俩在说什么;如果四个人同时对你说不同的话,你还能知道每个人说什么,那你是天才。如果更多的人同时用同样的音量(按楼主说的不同声部大小要一致)对你说不同的话,你还知道他们的噪音各自是什么,那你可能就是骗子。

[ 本帖最后由 gtlover 于 2006-6-5 21:54 编辑 ]
发表于 2006-6-6 11: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6-5 21:31 发表
这贴给专业音乐者看了,会笑死的. 呵呵.


.:D

那确实是比较惭愧的事情.
三年前的一个暑假,一个上音附中作曲系初二的小姑娘与我一起弹了18天的吉他,聊到她们初二开始就接触学习传统音乐之外的像瓦格纳,勋伯格流的现代音乐创作.她特别喜欢"恐惧"的音乐,还得了上音音乐创作二等奖.....
与她们相比,我真的觉得有点惭愧.
发表于 2006-6-6 16: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惭愧的.任何人都有专业的一面,也必有其业余的一面.
发表于 2006-6-6 16: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kgirl 于 2006-6-6 16:26 发表
没什么惭愧的.任何人都有专业的一面,也必有其业余的一面.

谢谢!
发表于 2006-6-6 2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kgirl 于 2006-6-6 16:26 发表
没什么惭愧的.任何人都有专业的一面,也必有其业余的一面.



是这个意思.
发表于 2006-6-6 2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余人士与专业人士之间的区别,很大程度体现在做学问的态度上面
一般来说,业余人士面宽,不精。即:有广度,没深度。是何在前台作市场推广工作
专业人士,有深度,相对广度差一些。适合在后台支持研究工作。
即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可能是专家级人才。适合做带头人。

[ 本帖最后由 walksound 于 2006-6-6 21:21 编辑 ]
发表于 2006-6-6 2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扬与自我表扬,呵呵.
发表于 2006-6-6 23: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级人才,学术带头人
发表于 2006-6-7 0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kgirl 于 2006-6-6 23:56 发表
专家级人才,学术带头人

那也要党委批准
发表于 2006-6-7 0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lksound是斑竹,不知道算什么官
发表于 2006-6-7 0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kgirl 于 2006-6-7 00:44 发表
walksound是斑竹,不知道算什么官

斑竹一般兼任党委书记或副书记...
俺刚上班, 怎么你们还不睡觉? 都几点了?
发表于 2006-6-7 0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谁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8 18:4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