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17|回复: 59

[原创]说说我对各种曲式的演奏体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7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说说我对各种曲式的演奏体验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说说我的演奏体验

我是演奏古典吉他出身,吉他曲目少,但囊括了从远古到如今的各种风格、曲式。我曾背奏了大量的曲目。并在避开观众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演奏品味5年以上。

(音乐需要组织。组织是一种负熵,最终是来自太阳、来自宇宙的早期。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无不包含负熵,供人类消费负熵。饭菜、房屋、任何工具,都是有特定组织的即包含负熵的,制造这些组织最终是需要来自阳光的负熵。相反,粪便和垃圾,是负熵被消费之后的东西,负熵被转化为正熵。粪便施到地里,在光合作用下通过植物吸收来自太阳的负熵,在植物体内重新组织为负熵供人类消费。)

怎样组织音乐?最简单的是重复某种因素,重复是组织音乐的基本手段。大的乐句或段落的重复,简单的如AA-BB的二段体,这是巴赫在组曲中常用的曲式。

在古典乐派和浪漫派最常用的曲式是三段体ABA。快板奏鸣曲式是复杂的三段体曲式。AB--C--AB‘。这个曲式是大量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的基本曲式。

对欣赏音乐的一般观众而言,三段题的对主题的重复,可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主题。但对与反反复复演奏它、琢磨它的演奏者来说,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线性重复带来的腻味。

比如ABA,若你一天连续演奏10遍,则A被演奏了20遍,B被演奏了10遍。随着演奏重复次数的增加,A与B重复次数的不平衡,是非常另人难受的。这种重复,简直有浪费时间的感觉。在音频处理上,通过COPY,很容易把A段PASTE到B的后面去。当然可以给再现部提供配器或演奏的变化,但那是换汤不换药。

变奏曲(包括帕萨卡里亚、恰空等)等容易形成调性单一、和声重复、经常终止的缺点。

唯一具有组织而又不能把任何一段音乐音频复制到另外一段又非变奏曲的组织方式,就是赋格、卡农等。原因是:赋格是*非线性*的组织方式。而其他曲式,是主题、段落或因素的*线性*的重复的组织方式。

这是我体验到的反复演奏赋格曲不易腻味之处的最重要原因。
发表于 2003-10-7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赞!是该研究一下哲学,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后悔浪费了读书时的美好时光~~~

我也非常喜欢赋格,但感觉用吉他演奏异常艰辛,不同声部交错进行的乐句,几乎没有一个音是可以或缺的。可惜我不通乐理,没能体会更多,仅有一点感性认识:(
发表于 2003-10-7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但重复几乎是组织性的一个重要保证,aba结构是大部分曲式基础结构,很多曲式派生于aba,我想这个是因为aba符合发展的基本哲学定义:即否定之否定原则,也就是上升总是螺旋式。赋格其实也是另一种aba式结构,因为它总是主题、插部、主题、插部、主题,从结构思维上看和轮旋曲差不多,不过主题总是动力式再现了。当然动力再现比起完整再现更不容易让人厌烦了。
嘿嘿,不过完整再现真是很要命,我最近弹了个小曲,ababa结构,都是完全再现,曲子很好听,但是也真的比较容易烦。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方放老弟好久不见。关于“赋格其实也是另一种aba式结构,因为它总是主题、插部、主题、插部、主题”,其实赋格的主题再现是非线性的,就是一般主题交错在不同声部、不同调、不同节奏上的“重复”(甚至倒影处理),但即使主题在同样的声部、同样的调性调式或节奏的重复时,其他声部也定要与前面的相映处理完全不同,所以从总谱上看,不是音乐片段的整体重复。
发表于 2003-10-7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是整体重复啊,但是组织原则相同啊。即使是奏鸣曲式的大的组织结构来看,也是符合这个组织原则的。
abada现在那个城市?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啊。

对赋格以ABA。。的线性划分只是抽离多声部特点的抽象划分,和线性的ABA的重复有很大的不同,它后面的A整体上根本不同于前面的A,只是有其中的声部可以对应前面罢了。

所以,讲述赋格曲式,最好就是几声部的赋格就画几条线,那样比较准确。而ABA等一条线上的描述方法,只能适应线性组织方法的音乐曲体。

如:

高音部:000000答题A2-------对题B2----------插句C1声部--------主题A4--------------主题A6------

中音部:主题A1--对题B1-------声部继续-------插句C2声部----------------------------主题A5-------

低音部:000000000000000000主题A3------------插句C3声部-------对题B3-----------------主题A7---



等等.
发表于 2003-10-7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佩服张大师的专业态度和挚着精神,听赋格我的头被两个旋律绞得直疼。
请问这个页面的录音什么时候的?
http://www.bh2000.net/class6/diy/diy.htm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录音很早了。

其中的吉他演奏尚可一听,而那首《达板城》赋格则早改了,那里尚未更新。
发表于 2003-10-7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帖!学乐理吧......
发表于 2003-10-7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声部看如此,但是,所谓aba的组织结构不过就是呈现\变化\再现而已了.赋格的组织特征也不过如此,其赋格段落和插部段落还是分的很明显的,经过插部的变化调节后,当主题再次出现时,尽管很多不同,但材料还是那些材料,赋格的特征就决定了音形等等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仍然明白的启示是一个再现,abada的图表也清楚的表明了这个.讲述赋格的声部线条进行当然是一个分线来清楚,但既然说到曲式,当然是主题\插部\主题的组织了.就如现在的一些极端的现代乐曲,依然会通过节奏甚至音色来暗示组织的再现.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呈现\变化\再现"用这种抽象的方式完全掩盖了赋格的非线性特点嘛。这种线性的图式只能较准确的说明线性曲式,用来说明非线性曲式,只能是仿佛只能该用多元方程组表示的却硬要用一元方程来表示,结果是牛头不对马嘴啊。

特别是象对于《平均律-第一册》的第一首赋格,没有插句,几乎都是主题的各种穿插叠置组织起来,怎么用线性表示啊?难道是AAAA-----?可是全曲根本没有段落的重复。

方放可能受杨儒怀的书影响了吧。。

不过对于鲁特琴组曲第2号的赋格,实为ABA的三段体,而A段是一赋格曲体,这是综合曲式。
发表于 2003-10-7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赋格的基本形式长见与主题、赋格、主题,如果所有的赋格情况都考虑的话,那只好说赋格没有曲式了。另外,赋格怎么会是非线形结构,不过是多线型结构,不知如何得出非线形的结论?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要按线性曲式的统一理解方法,只能得出赋格没有曲式的奇怪结论。可是赋格就是赋格,它的曲式是比较明确的,只是按照线性的理解思路是会出问题的。

这里说的“非线性”的概念,来自于高新科技中对多媒体的“非线性编辑”的处理。

--------------
参考:

在传统的线性编辑设备群中,所有单台设备的性能、功能在你的系统设计中一旦确定下来,信号的流向也就基本确定。你要做的工作是在熟悉各个单项设备操作的基础上,依照编辑脚本的要求,按各路信号的先后秩序,将其依次编辑输出,所有的操作都是以实时信号流为基础,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在这样的系统中,我们最熟悉的语言是"某路信号过来了吗?"?

  但在进行非线性编辑时,我们却经常听到"某个文件在哪里?"的问话,不言而喻,这句问话已经提示了我们,非线性编辑是以文件为操作基础的。事实上,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一个扩展的计算机系统,它的一切操作都符合计算机的操作规范,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工作时首先要将所有需要编辑的素材(包括录象带上的视频信号、线路上传输的视频信号)经过数字化采集后转换成图象文件的形式,只不过这个图象文件不同于以往常见的计算机单帧固定画面图象文件,它的文件内容是活动图像,画面的内容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时间长度的图像文件,我们且称它们为视频文件。这个转换的理解非常重要,由传统的信号流在时间轴上连续按顺序的操作转变为在计算机内部对含有时间信息的视频文件进行无须按照时间顺序的任意操作,完成了在视频信号编辑操作概念上的根本性变化。。。。。

发表于 2003-10-7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用高科技里非线形,就音乐说音乐而已了,看不出来二者的实际对应关系。多煤体里的非线形依据于无须按照时间顺序的任意操作,音乐里的非线形大约只存在与现代派里偶然类音乐里。复调如何非线形?复调对时间轴的依赖是非常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线性是个很好的用法,赋格组织音乐的方法不是依赖“时间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组织了。而是有了立体空间的层次概念。是否“非线性”正是针对“时间线”而言的。

就好象:一条数轴是线性的;而一个平面或平面坐标就是非线性的。

一排平房是线性的排列;而一座高楼大厦是非线性的立体的组合。

线性的概念:一维;  非线性的概念:立体多维。

现代派里纯粹的偶然音乐, 根本没有低熵(组织),可谓垃圾也。不过反过来,按极端环保主义者的理解,这什么也不作就最利于地球环境的保护,实际是为环境保护而反人类其他文明。
发表于 2003-10-8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我们对线形的概念不同了,你所说的非线形实际上等同于非单线型了。
偶然音乐也不能说没有组织的,它一定程度上也认同发展、再现的原则,不少偶然音乐就以一旦片段重复,那么乐曲就告结束。
发表于 2003-10-8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非线性编辑机我太熟悉了~~

西西~~
发表于 2003-10-8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虾高谈阔论,很是深奥。现有“AA-BB”实际问题一个,大虾们可否先为小弟解答一二,感激不尽!

我在弹 D. Scarlatti 的 Sonata K213,乐曲为简单的 AA-BB 二段体,我在考虑:A与A、B与B应该有所不同,但又未想到该如何不同。各位大虾能否提点一下思路?

我的录音和3个版本的乐谱见: http://www.guitarschina.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6623&star=1

(学习中,第1段还未弹熟。。。最后几小节我不是故意托慢的,而是有点记不住了,勉强弹完,好险
发表于 2003-10-9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快气死了,下午打了很多,可网络故障,什么都没了:(
再大约说几句了,aabb是丝卡拉第经常使用的曲式,虽然可以通过一些处理方式或音色变化是重复有所不同,但是,一定是演奏者对重复有变化的想法,那么当然可以变化,但决非必须,如果你的想法就是不变化,那么就不要变化,千万不要为了变化和变化。即使不做变化,从丝卡拉第的风格来看,也没有什么问题。
发表于 2003-10-9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ABADA老师的思维也是非线性的.
发表于 2003-10-9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老师说的很精彩~!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10-10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10-10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bada在2003-10-7 22:30:00的发言:
非线性是个很好的用法,赋格组织音乐的方法不是依赖“时间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组织了。而是有了立体空间的层次概念。是否“非线性”正是针对“时间线”而言的。

就好象:一条数轴是线性的;而一个平面或平面坐标就是非线性的。

一排平房是线性的排列;而一座高楼大厦是非线性的立体的组合。

线性的概念:一维;  非线性的概念:立体多维。

现代派里纯粹的偶然音乐, 根本没有低熵(组织),可谓垃圾也。不过反过来,按极端环保主义者的理解,这什么也不作就最利于地球环境的保护,实际是为环境保护而反人类其他文明。



哈哈。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应该是9年义务教育里的课程吧?
发表于 2003-10-10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3-10-9 20:17:00的发言:
ABADA老师的思维也是非线性的.
.

他们不是搞理工的,哈哈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10-10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个比喻的说法,人们知道,任何比喻都不会完全恰当,问题是只要能领悟其中的相关意思就可。
发表于 2003-10-10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999T在2003-10-10 13:04:00的发言:

虽然有点道理,但你这话只怕不是出于善意...


呵,常情,专业者总爱嘲笑非专业者。

某些时候,采用非专业的东西引证有卖弄之嫌。不过这很正常,说得不离谱就行。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1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来说,非线性的概念,最初是代数上有,指非一次方程或方程组;在解析几何上,即非一条直线的意思。

后来引申到“非线性编辑”领域,显然已经不全是上述的代数意义,但取了那某一方面的意义。

我在本文用在音乐上,显然也是一种扩展到音乐上的意思,根据原文上下文,以及“非线性”的其他用法,是可以理解其含义的。

------------------


语言分析哲学讨论这个很有意思。就是对概念,无法用具体的语言确定描述。一个概念在不同人心中只有”家族类似性“,而不可能全同。

"家族类似"概念,恰恰反对的就是一个家族的所有成员有某种共同的相似性可以用语言描述。而是:

哥哥与妹妹的鼻子长得很象;妹妹与弟弟的手很象;弟弟与哥哥的脚很象;等等。这里,*找不到一个统一的特征描述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但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却相互两两之间有相同特征。

同样,要想找出所有人心中”音乐“这一概念使用时的共同特征,是不可能的;也与家族类似的语言分析哲学不一致。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艺术?都难以用具体语言描述。问题就在这里。各种“科学”之间有家族类似性,但很难描述所有“科学”的共同特征,一旦描述就会有失偏颇。“非线性”概念,也同样如此,多半要靠上下文来领悟。
发表于 2003-10-11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个概念的使用,我们只能从作者当时希望的理解的那一个侧面来理解,abada当时引用了多煤体里的非线型编辑概念来说明,而且专门拿出来相关定义:即非线形依据于无须按照时间顺序的任意操作,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说,和复调的曲式是很难找到对应的,也就难怪大家难以理解了。至于要在说到概念的其他意义或原义什么的,那我们就无法进行任何讨论了,嘿嘿,就象我们现在说“法西斯”,大家都明白是什么,而不会去想他的原义不过是“志同道合的人群”的意思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1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赋格是*非线性*的组织方式。而其他曲式,是主题、段落或因素的*线性*的重复的组织方式。"---这是原文的话。

赋格曲式对比与其他用一条线可以表示的如ABA等曲式,在这里是第一次运用“非线性曲式”与“线性曲式”这个说法,理解的困难是可以在互动的讨论中消除的,讨论是必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1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引用按非线性编辑概念:非线性(不是非线形!)依据于无须按照时间顺序的任意操作----其意就是不单纯按时间顺序编辑。

赋格就不是单纯按时间线(只有一条且只有一个方向)组织主题的重复;而是还要同时按“声部上下空间”关系组织结构。这与非线性编辑的某侧面的相似性是明显的。
发表于 2003-10-11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还是不太合适啊
就如同我们看到一条线,那么是线形,看到两条线,依然还是线,不过是多线,怎么我们也不会说:两条线就是非线,,,,,
而且主调音乐也是“具有声部上下空间”关系组织结构,双线型的结构同时要考虑两个旋律的流动,只会更加依赖时间轴。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1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说越可以说清楚了:

用ABA等一条时间线的曲式示范图表,基本可以抽象地表示许多曲式结构方式;但仅用一条时间线的曲式示范图表,却可能连赋格曲式的边也摸不着,即使抽象地也根本不适合描述赋格。

所以,我引用按非线性编辑概念:非线性(不是非线形!)依据于无须按照时间顺序的任意操作----其意也只是指不单纯按时间顺序编辑(不可能不考虑时间)。
发表于 2003-10-12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须按照时间顺序的任意操作----其意也只是指不单纯按时间顺序编辑,然后又要不能不考虑时间。。。。。。。
到是越来越糊涂了,非线性也好非线型也好,主要就是说的一个时间问题,我早说过了,你的概念实际上等同于非单线,所以,不认为非线性是一个好的表达,当然要用也可以,就是未免让人糊涂了。

发表于 2003-10-12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abada的看不懂,fangfang的比较好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2 0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要一个严谨的数学式的定义才能理解吗?

定义:

一直线上的元素的排列(如ABADA等)是”线性“的排列;不在一直线而在一平面上的点的排列是某种“非线性的”排列。

在五线谱上,横轴是时间轴,纵周轴是音高轴,一个个多声部音符在其上的排列传统上可以是离散的(被量化),但是非线性的。

若用A、B、C、D等表示曲式结构的单元(主题、乐句),如下的曲式表示法是“线性”的曲式表示法:

A--B==A--D--A---C---A-----。。。。。。。等等。

用线性表示法不能准确描述的、而用下列表示法才能较完整准确描述的,是“非线性”的曲式的表示法:

高音部:A----B----A---D----
中音部:-----C-----B----A--
低音部:-----D-----C-----B---

等,就是"非线性"的表示法,或"平面"的表示法。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2 0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钻牛角尖的话,的确此处”非线性“实指”多线性“----但按上述定义的话,说非线性也没错,这里”非线性“意指”非单线性“。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2 0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钻牛角尖的话,现实世界的平面上不存在数学上的”非线性“而只有”多线性“。

因为根据量子论,现实世界的时空维度从根本上必是量子化的,也就是平面只能由一个一个的线格构成,就象我们现在看的电脑显示屏,无论扫描行数多么密,严格来说仍然是多线性的平面,而不是”非线性“的平面。真正严格的非线性平面要求各轴上需实数连续。

但我们习惯上仍用”非线性“而不是”多线性“一词,虽然严格的分析数学上的”非线性“坐标在现实中严格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2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以这样理解:在:

高音部:A----B----A---D----
中音部:-----C-----B----A--
低音部:-----D-----C-----B---

图中,所有单元的重复排列组织方式是非线性的。因为我们可以听完高音部的第一个A,再听低音部的第一个D。。。等;或不这样听,而是:听完高音部的第一个A,再听中音部的第一个C。。。等;对单元组合方式的注意力可以是*非线性*的,或说是:任意可能的”折线“式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10-12 0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8 11:2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