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万
荣誉会员
举报
2万
吉他之神
1万
吉他琴魔
原帖由 winzoom88 于 2011-6-6 21:52 发表 哈.... 咱头两年捡了个小幻灯机,把孩子的MP4装进去,改了个多媒体投影,然后发现孩子学画画不用找老师了. 现在玩儿古典吉他的人少了,是因为音量小吗?不光是古典哈, 咱觉得根本原因是学着费劲, 电吉他都可以替代合 ...
4万
16万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1-6-7 02:32 发表 继续关注楼主的设计! 有个小小建议:从机械加工和受力点的设计而言,应尽量避免尖角(sharp corner),尤其是最受力的地方最好设计成带radius的圆角。
吉他大师
6163
吉他英雄
原帖由 cloverxyz 于 2011-6-7 16:18 发表 楼主你out了,面板不承担琴弦张力的话是无法得到共振的。 其实现代古典吉他的制作当中网状音量和双面板的技术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平衡了琴弦的张力,也使得面板获得更好的震动传动,3D的图做的不错,辛苦了。 ...
原帖由 dsthy 于 2011-6-7 21:34 发表 上图吉他面板太厚,音量肯定不太好。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1-6-7 12:35 发表 倒是真想知道实验的结果,这样的结构一方面“解放”了一下面板,一方面在琴箱里增加了根”粗棍子“,究竟对吉他的声音有什么效果呢?
1455
吉他师傅
原帖由 dsthy 于 2011-6-7 22:08 发表 可以把琴箱里的“粗棍子”做得再细一些、光滑一些,好让音在琴箱内很好地回荡, 在这里我为琴箱内的“粗棍子”命名为“弦弓”。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1-6-8 00:53 发表 有想法是好事,不断创新才有进步。 不影响强度的话,还可以在“弦弓”上钻孔或者开槽,减轻重量或许还可以改善音响效果,假如在“弦弓”上加”内音板又会如何呢?
原帖由 古典琴痴 于 2011-6-8 08:21 发表 ...但不怎样。传统的设计已是最佳的了,几百年来从不没见人超越过!
原帖由 M1961 于 2011-6-8 08:55 发表 受钻孔的启发我倒是想直接把棍子对应面板之处做成个大的中空圆盘可解决导音问题,另外在下絃枕处用一根弹簧垂直连接于背板以增加其共振。
988
吉他歌者
原帖由 走江湖 于 2011-6-8 11:38 发表 终于完成了,楼主辛苦了,琴非常的美。 接下去楼主得找生产弦的厂家,因为楼主的弦不能用传统的,不够长。 个见。
原帖由 dsthy 于 2011-6-8 11:14 发表 ...
还差鼻子。
超级版主
原帖由 requestdenied 于 2011-6-8 12:50 发表 3D模做的不错啊
750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4-28 04:4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