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原创文章] 向fodera致敬,关于fodera的制作。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7 11: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顶一个!
发表于 2014-7-27 1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发表于 2014-7-27 12: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此贴略屌!
发表于 2014-7-27 15: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好厉害的手活儿!!!!!!!!!
发表于 2014-7-27 19: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琴总体成本???
发表于 2014-7-28 0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28 1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
发表于 2014-7-28 13: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B~~~~~
发表于 2014-7-28 14: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个价!@gsaviour
发表于 2014-7-28 17: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了 也要麻烦店家给做个
发表于 2014-7-28 22: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bass版久违的有营养的帖子啊
发表于 2014-7-29 05: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睡不着,又看了一遍,更睡不着了................
发表于 2014-7-29 10: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牛逼~~鉴定完毕~~有机会找你给我也做一把~~~
发表于 2014-7-29 15: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膜拜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29 1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用心阿
发表于 2014-7-29 19: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好想找你做一把
发表于 2014-7-29 21: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些更新 喜酒喝完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23: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奔波了三天。回来了,继续刨坑!

先更新点琴的,在反复的挖坑填坑吧!
正面部分基本完事,那就是背面的部分了,现在做背面的各种弧度
几乎都是纯手动工具完成,特别享受。

67 .jpg


鸟刨做弧度
67  .jpg


67   .jpg


很抱歉,到后期的步骤很多都没仔细拍照片,这样也好。我就可以更专心的发些挖坑填坑的内容了!


琴颈部分,由方变圆吧
64.jpg


65.jpg

基础底子打好了,就要用锉刀一点点修出弧度了。手工琴很大的乐趣就在于可以边做边试,完全按照需要的手感来做。
66.jpg


67.jpg


然后就是整根的连续修整了,修到末端
68.jpg


69.jpg


基本搞定,剩余的就是砂纸的精细修整和打磨了。


开拾音器的槽后背后电路仓的槽

70.jpg


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23: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OK!挖坑节目开始,先填前面一个坑吧(此坑仅供参考娱乐,因为我不是十分肯定一下内容都是完全正确的,欢迎各位高手指点错误的地方,以免误导大家,谢谢!)
前面说了关于弦长的问题。在说弦长之前先说一下有效弦长设定和十二平均律。插一句,有效弦长理论是指1弦琴枕处接触点到琴码处接触点之间的长度。

关于音高音准频率的概念不普及了,到处可以检索到,笼统一点的说,在音高上八度的关系就是频率上倍频的关系,比如国际A音的440HZ,那么比它高一个八度的A音就是880HZ。而十二平均律(定义请检索,避免看了乏味)是计算品丝间距的依据,连续增加半音音程的震动弦长等比数列公比为2的负12分之1次方(数字带角标的不会打。。。。。)所以只要设定一个弦长数据就可以依次算出品丝间距了。


再说弦长,弦乐器的音高取决于弦长和弦的拉力,如果弦的单位长度质量保持不变,弦长越长,达到音高所需要的拉力越大,所以就很容易解释35寸的弦长琴,比如5弦,LOW B就比34寸的扎实不少(仅指手感上,不谈音色区别)。反推,弦长不变,琴弦的重量就影响了张力,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LOW B用130和135琴弦的拉力差别。


前面也说过扇品贝司,简单聊几句。关于扇品的设计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秘密,看了前面的朋友应该相对就容易理解一些,以五弦为例,那就是1弦与5弦采用了2个不同的弦长设计,这里不列举牌子了,看图说明一下吧,本人曾经在几年前无聊画过一张扇品琴颈的图纸。下图,细心点的朋友会注意到不管什么品牌,不管1弦与5弦是多少弦长的设定,那么12品位置都是平直的,也就是说其实只要设计2根不同弦长的琴颈品丝距离,12品处重合,然后各种连线就得出扇品的品丝位置了!


我画的时候5弦是35寸,1弦是34寸。如果5弦换成36寸会倾斜度更大更明显,36寸也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设计
00000000000000000.jpg

发表于 2014-7-30 0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填一个坑。前面说过要实际计算一下各琴弦的拉力,以及琴颈的拉力分布。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精密的电子称,只找到一个数据相对不是很准确的,每根弦取了0.5米的长度称重计算。(所以以下计算数据仅供娱乐,不具备任何所谓的科学严谨性,欢迎指正)
由于计算过程比较乱,字数也较多,更多的是因为不会打带角标的数字。。所以我把计算过程写在了纸上,实在有点凌乱,各位将就的看一下吧。



一张草图,算了一晚上。


jiusuan1.jpeg

抄了一份清晰版的。各琴弦拉力计算,以4弦贝司为例。看不清楚字的请点击打开大图!
最后的结论还是之前说的3弦拉力最大。
jisuan3.jpeg



那么,有了各个琴弦拉力,就可以知道各弦对琴颈的受力分析了
下图。
jisuan2.jpeg



OK!解决了琴颈受力分析之后,我用PS简单画了一个示意分布图
2222222222222222222222.jpg



很抱歉,没标各种数据,图也是自己根据数据大概来画的,实在不严谨。。。。然后根据受力图在圆滑到琴颈背面弧度。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一眼就看出来了。没错,比较有名的大牌手工琴MTD 和F BASS就是这种设计。不止是配合琴颈
受力拉力的问题,还有就是比较符合人们弹琴时候的握持习惯,更有人体工程学的因素在里面吧。


发表于 2014-7-30 01: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舒服,这种自然人体握感在吉他中也有很多涉及到的~~细致,顶起来~~!
STEWART macdonald 工具,实在是好东西~~~让我想起了赵总,哈哈
发表于 2014-7-30 10: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14-7-30 11: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牛逼了
发表于 2014-7-30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期待更新!!!!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22: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更新。

更新琴的部分
制作拾音器的木壳
从琴体料上锯下来的边角料

72.jpg



挖出拾音器大小尺寸的槽
73.jpg

修边机把槽内边缘修整齐,槽底下的钻的痕迹不用处理,因为后面要锯掉!
74.jpg

准备粘合
75.jpg



粘合面是上图木壳的另外一面,底部带有钻痕的部分之所以保留是为了保持木壳在粘合时的稳定性,避免因为压力变形
粘合好,锯掉底部,用砂纸打磨圆滑
76.jpg

放到琴上试试。
77.jpg



因为壳是在镶嵌之前就做好了的。没找到后面清晰的照片,先拿之前一张的贴一下
7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0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很抱歉打磨指板弧度和装品丝的过程照片丢失了,在导照片的时候被同名的覆盖了。。后来用了很多恢复软件都没有成功恢复出来。

品丝用的是日产hosco,2.7

关于品丝宽窄对音色影响我只能在挖个坑了,因为理论上的东西有点说服不了我。。我还是想亲自实际对比一下。所以这个坑挖的比较深了。。


好,那就跨过这些,整体的打磨,从150打磨到800号砂纸
79.jpg



80.jpg



上漆上漆。底漆用的PE,面漆用的PU亚光。
上漆又脏又累,过程从没拍过照片。
关于油漆厚度以及油漆种类对音色的影响,抛开国内外的资料和数据还是想自己亲自实验一下。这个已经正式的提上实验日程内,实验数据和结果以后有机会一定拿出来分享
上完漆之后,有晚上和白天的,光线不同。
81.jpg



82.jpg



83.jpg



84.jpg



85.jpg



86.jpg









发表于 2014-7-31 0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大发了!!!!!!
发表于 2014-7-31 08: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隔壁店小二儿 发表于 2014-7-30 22:56
继续更新。

更新琴的部分

不知道小二用的什么拾音器?我试过在mec 主动JJ,mec肥皂盒,bartolini被动JJ,sadowsky被动JJ,EMG HZ,EMG DC上加木壳(以上除sadowsky被动JJ外均没有外露磁点,前三个在一把琴上试,后三个是在同一把琴上试的)

试下来,我的体会是主动且不露磁点的拾音器,外加木壳影响最小(木壳表面大致3mm),不露磁点的被动拾音器影响次之,像sadowsky被动JJ那种原本露磁点的拾音器,加了木壳以后完全觉得没法用了,输出小了很多,声音面了很多,总之,完全不是正常的状态了

不知道小二这边的体会如何
发表于 2014-7-31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二哥,我有个想法,当然我不会做:我觉得换个思路来装饰拾音器的话,就屌上加屌了。我的想法是,琴身前部不挖拾音器槽,根据自身爱好在前面做坡度抬高或是梯度抬高,这样形状就可以自己定义了,直接想办法从后部电路槽装进拾音器。这个想法怎么样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0: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实的人 发表于 2014-7-31 08:34
不知道小二用的什么拾音器?我试过在mec 主动JJ,mec肥皂盒,bartolini被动JJ,sadowsky被动JJ,EMG HZ, ...

这把琴用的是kent armstrong的手工拾音器,过两天要换成aguilar的皂盒。我用过几次木壳,但是没试过带磁点的。都是封闭的皂盒形式的,木壳厚度2.5mm,在调节的时候我会比没有木壳的拾音器更接近琴弦。目前没有发现较大的影响。不过我个人也喜欢木壳露出磁点方式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蝙蝠WX 发表于 2014-7-31 09:16
小二哥,我有个想法,当然我不会做:我觉得换个思路来装饰拾音器的话,就屌上加屌了。我的想法是,琴身前部 ...

这个工程有点难度哈哈,拾音器高度调节也不方便了。。不过很多东西都是先有大胆想法之后才出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蝙蝠WX 发表于 2014-7-31 09:16
小二哥,我有个想法,当然我不会做:我觉得换个思路来装饰拾音器的话,就屌上加屌了。我的想法是,琴身前部 ...

这个工程有点难度哈哈,拾音器高度调节也不方便了。。不过很多东西都是先有大胆想法之后才出现的
发表于 2014-7-31 1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好手艺
发表于 2014-7-31 14: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兄~统计一下上面所有说到“有钱了就找你做一把”的人~

看看都多长时间兑现~哇哈哈哈~
发表于 2014-7-31 15: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有个问题想不明白,看了二哥的过程图就更想问一下了。就是这种结构的琴,拾音器槽一挖,琴颈都挖断了,直接就从槽里看到后面的TONE WOOD了,那这NT结构还是否有意义呢?这和直接做成插接式的区别在哪呢?之前就想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没机会尝试,所以提出来看二哥还有各位大哥有没有什么结论。在此谢过
发表于 2014-7-31 1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忒赞
发表于 2014-7-31 19: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催更催更~~~
发表于 2014-7-31 21: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小二。
发表于 2014-7-31 22: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snblood 于 2014-7-31 22:12 编辑
隔壁店小二儿 发表于 2014-7-26 18:42
学习了学习了!就知道白老师可以详细说明原因。另外关于后仰琴头和平直琴头对琴弦共振和张力的影响不知道 ...


二哥请不要这么客气,有些东西可能文字不一定表述清楚,需要当面拿不同的琴来做试验会有答案,欢迎您有机会跟沈悦老师一起来北京咱们当面交流。您做的有两把琴目前在北京,我应该下月会有机会试到,很期待。

您问的这个目前没有系统的资料,毕竟也是属于各个厂牌的一些所谓“技术秘密”(我下面有解释为何这些属于技术秘密),所以也不太能够指望哪个制琴师有过深入的说明。我个人更愿意理解是很多制琴师也是在凭经验而不是参数去制作,在这一点上,也应该没有系统的数据可以查询。类似的问题去问国外有名的制琴师,得到的答复也都是一些较为模糊的答案。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仰角、卷弦器的排列(决定了非有效弦长的部分,或者说是有效弦长的两端可以提供的张力,卷弦器的排列与琴头形状直接影响到了前端,而琴桥的穿弦方式、底座设计是直接影响后端)、还是弦枕(材质影响泛音,而高度直接影响张力,比材质对音色影响更大)、指板弧度、采用的琴桥(除了底座设计,更加影响张力的是saddle的设计,甚至有些厂牌的琴桥提供更改saddle触弦面积的调整来调节张力)、最终都会影响到琴弦张力的变化,这些对于乐器的手感与音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大于直接更换不同规格的琴弦而不去做set-up对手感与音色带来的变化影响。

如何去设计琴头,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延伸到琴枕的设计不同,都是为了保证1 可以有着正确的张力 2 有自己独家的音色特点。这个也并没有定论就说一定是Ken Smith或者Sadowsky就是最科学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做为一个或者几个重要的环节,这些细节都决定了Ken Smith和MTD无论是手感还是音色,都有着不可替代性,想得到MTD的音色,去买KenSmith按照MTD去做电路上的改装一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在电贝斯发声的第一个环节:琴弦的振动环节,就已经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甚至说反差。

这里再借着小二哥的帖子跟大家说一下我对于电贝斯这件乐器的看法,基本上在我的观念里面,电贝斯发声从开始到最终应该是有4个环节:1 琴弦的振动 2 原声部分的放大 3 拾音器系统的输出 4 扩声系统的放大

环节 1 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乐手弹下去,接触到琴弦,琴弦开始振动。这个环节考量的地方有几点:1 乐手本身的弹奏功力,以及对于要弹奏的乐句的理解 2 琴弦的材质、状态 3 乐器本身对于琴弦的作用,张力或是振动方式的影响,在这个环节里面,乐器本身可以起到作用的主要是琴头设计、有效弦长、无效弦长部分对于琴弦张力的抵消或是施加、琴弦的固定方式、指板的材质、品丝的材质与大小等等

环节 2 就是琴颈木材、琴体木材、琴体与琴颈的连接方式或称之为结构。由于电声乐器不多数不涉及到所谓“共鸣腔”对于声音的放大,所以这一部分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无非就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只要买的木头够好、除非搭配特别诡异或者奇怪,通常都不会差。这也是很多原声制琴师觉得电声乐器制作起来没有难度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环节有一个瓶颈,就是木材的挑选,是比较考验制琴师的,如果想突破这个瓶颈,只用花大价钱批量采购的木材是不行的(一定要亲自挑选每一块来进行搭配),这就是为何量产琴里面也偶尔可以挑出无敌好的超越所有性价比(反而有一些贵的量产琴经常被称为贵的没道理),而高级手工琴基本上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贵的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而且制作周期也会很久。

环节 3 就是拾音器与内置前级,这部分也容易解决,也是花钱办事。不过搭配的经验与乐手的习惯也是一个考量问题,因为这部分不像木材部分存在极大的品质个体差异,基本上到了一定价位的都不会差,只是特点不同。或者说我们不去考虑音色的风格,仅就音质来讲,多花钱就能办好事。

环节 4 其实与电贝斯本身无关了,这里不讨论了,基本等同于环节3,钱花到了没有不是,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就好了

如果这样归纳出来,其实对于电贝斯来讲,后面3个环节是很简单的“堆钱环节”+“简单可复制的经验”,而第一个环节,确实是和钱基本上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环节(唯一和钱有关系的就是琴桥),在个人看来也是每一个独立制琴师真正比拼能力的地方,包括是否有能力邀请具有实力的演奏家来演示产品(这个也很重要,像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手工或者量产品牌,也都是靠大师的演奏来为潜在消费者最终听到或者是有认识的音色加分),以及对于如何用自己的设计搞定“琴弦振动”。。。这个就需要有大量的弹奏经验、以及在职业乐手圈里面的人缘(得到反馈,得到推广等等)、还有一些物理学常识、好的耳朵、好的试琴环境等等等等。。。以及,一颗相信科学及追求探索的心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1-22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