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5 16: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
还是每天都练琴30分钟,但以前学过的那些曲子都复习得差不多了,想要弹得更好,只靠我这样的练习方法似乎行不通。
临近年底,细雨推荐了樊菲儿老师的课程优惠链接,买中级课程送初级,我飞快下单了直播课。买完后才想起,中级和初级的直播课程差不多是同步进行,好好练初级再跟上中级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课程2月份初才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担心自己到时候跟不上。
30分钟的时间过得很快,把几个曲子过一遍,再反复练习卡尔卡西的22首和弦,就差不多了。有时候练得很兴奋,最近多以沮丧结束,因为左手手指独立性不够,和弦按弦很紧张,连续十几分钟弹下来,只觉得胳膊和手指都酸痛。
琴友介绍的书买来了,《练琴:重回音乐》。刚开始看,每晚睡觉前翻一翻。我有意慢慢地读,几乎是一字一句,仔细体会作者在音乐和吉他的世界里感受到一切。他说自己是个失败的古典吉他演奏者,理想的破灭带给他巨大的痛苦。但是,音乐同时也带给他丰富的情感体验。
整本读完以后,我会写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先摘抄一些自己有感触的句子。
中文版序
P1:练琴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精神集中的特有形式。练琴同样也是一个故事。
P2:如果我们不曾想象这样一个未来的自我,一个比现在更优秀的形象,那么每日的音阶或是各种练习,以及无尽的失误、缺陷会压垮我们。
P2:熟能生巧……很不幸,这句谚语其实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样说或许更为真实:练习使人养成习惯。你既可以练习完美的技巧,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轻松地习得错误和坏习惯。
P4:所以练习是一个关于进步的故事,一个达到完美的缓慢过程。但是练习也包含了一个相反的故事,一个关于被恐惧和自我批判吞噬,直面不可逾越的缺陷以及无能的故事。
第一章 坐定
P3:曾经有一句古老的、乐观的隐喻是这样说的:当一件乐器调准了音以后,它奏出的声音道出了世间的欢乐和宇宙的秩序,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渴望爱情的战栗。
P5:我故意弹得很慢,在思维上构建一个声音的三步走模式——触弦,聆听,再触弦——直到双手都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
P9:和每个练习的音乐家一样,我深知练习的苦与乐。喜悦来自于你能够听见声音不断地从你的乐器中喷涌出来,痛苦在于你始终发觉你脑海中那完美无瑕的音乐越来越清晰,而你手指弹奏出来的音乐却怎么也跟不上你的脑子……让雅克•卢梭在他1767年出版的《音乐词典》中警告说:“不管我们有多努力,你必须有艺术才华,不然再多的勤奋也是枉然。”
P16:玛德琳•布卢瑟在她的《练琴的艺术:从心底创造音乐》一书中提到:“练琴的目的在于培植一个松弛的心灵,一颗开放的心,一种自由和自然的动作,以及充满活力和喜乐的听觉。”
P17:练琴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冥想和精神治疗。但是在这之前,练琴是你讲给自己听的一个故事,一部教育小说,一个关于教育和自我觉醒的传奇。
第二章 触动琴弦
P38:音乐述说了一些东西,虽然我无法用语音表达那是什么,可是我确信那是直指人心并且深邃的。音乐点燃了我之前生命中从未有过的情感:痛苦、渴望、狂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