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神
UID6781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93300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2-7-17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10-1-28 03: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我早说过我已不想再看,3个熟悉+陌生的人给我留了同一个地址,到了这里。
我不想看不是因为我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象很多身在外国的高人那样一边忙于争夺在这里的权威,一边又拼命的把自己从这个“档次”里往外摘。我
不想看是因为很多人关心的其实不是吉他本身,而我作为一个喜爱吉他小半生的人又为什么要来参与这样的讨论,并期待从中学到些什么?无论那些
留给我这个地址的陌生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我看了,我也要为我自己,为我的团队,为Suhr说几句话。
对于John Suhr,我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我崇拜他!!我崇拜MAC的Steve Jobs, 我崇拜AVATAR的James Cameron,但在吉他这个领域,John是目前唯一
能让我崇拜的人。原因说来简单,却也不简单。可以说上好几天,John所处的渺小产业掩盖了他的光芒,在Pensa的经历也好,在CAE的经历也好,在
Fender的经历也好,那只是留给人们去追逐的,不值一提。象John这样的人才是终究会发光的。一个横跨设计领域,横跨研发和经营管理,给传统行
业带来突破和概念转变的人才,也是我应该学习的榜样。我和John本人并不算太熟,只谈过几次话,John从来不扯蛋,从不模棱两可,谈话有理有矩
,不高傲也不胡同儿。认真倾听意见和建议,有效率,有计划,步子坚实。很多顾客认为Bullshit只是生意人给消费者的东西,实际上我们也享受了
很多。只是,虽然Bullshit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不等于Cheating。
关于Rasmus计划,John最初的态度也是否定的,并非担心质量,而是关于流言非语,我在去年年初知道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同样忧心忡忡,而我相信
John能够解决好,如同我对他一直以来的信赖一样,John最在意的是品质,而我的经验告诉我,任何事情他总能带来一些不同。John当初问我,中国
顾客会不会对有中国参与加工的吉他心存障碍,我说会的,但是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在好产品的前提之下。今年和Steve谈起Rasmus系列的细节时,
Steve说其实Rasmus的技术要求和美国吉他是一致的,硬件部分是完全一样的,木材也是同一来源,出口到中国来使用,因为在中国工厂加工Parts也
是采用CNC切割并由Steve细化了程序和操作标准,所以Parts运回美国后的安装精度也没有问题,至于安装,和Suhr的吉他一样,人工+Plek。目前仍
然有一些问题,比如目前完成的样品偶尔会出现3块木材的琴身,还有漆面厚薄的精度,在这样的价位下,这些问题一般来说是可以容忍的,但是John
Steve Ed仍然要在今年一起去中国工厂解决。我喜欢这种透明而诚实的感觉,神话?我后来试了所有陈列的Rasmus的琴,相较于Suhr,我最大的感受
是公差略大一些,当然,再就是极简的外观。Steve说主要原因就是目前还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沟通问题,这个系列其实已经投入了他们整个团队1
年多的时间来达到技术手段和指标的贯彻,只是如果不想漠视或放任,问题总是会有的,这也是OEM加工吉他的质量瓶颈所在。我于是征求John的意见
,我说如果在尽可能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Rasmus的平均公差仍然高于Suhr的话,我(中国市场)是否可以从公平角度按照评级标准来制订每一支
Rasmus的价格。John说在不得以的情况下那确实是个公平的好办法,但是目前在产品还没有正式投放市场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要
牺牲一定的成本而提升价格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好在目前的产品已经达到预期,从展会上人们的反应来说总体也是积极的。虽然有中国工厂的巨大产
能依托,目前Rasmus的产量被定格在350支/月的上限以下。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符合标准的材料的供应能力,以及美国公司在首先保证Custom吉他的
前提下的产能。John对于提高产能从来都是持积极态度,因为JS Technology不再是什么Boutique作坊(这一点Ed早在将近4年前就说过),John认为
吉他制造应该讲求科学,而不是什么个人Luthier的传说,任何人都有瓶颈和缺陷,而科学量化吉他制造的成败因素,才能制造出更好的琴。JS
Technology整个团队有很多的Master级别的Luthier,和专职设计团队,大家共同探讨技术细节和改良,十分民主,但在得出结果后,整个团队所贯彻
的技术细节和法则是空前一致的。因此不必把Suhr列为Boutique,John想制造仅可能多的好的吉他,而不是Boutique,而作为消费者来说,钱在你们的
手里,试了再买,我们的消费者喜欢质疑,也宁愿相信商一律奸,因为我们被自己人骗惯了,觉得不撒谎是很可贵的事情。所以还是那句话,试了再
说,喜欢才买。
虽然说因为论坛这种载体人尽可言所以往往时效高而质量差,但也不至于有理说不清。我没见有几个人说理,贬也好骂也好,也要讲点道理。如果说8
年前的论坛大家虽然大家讨论的都是档次低之又低的设备,却还谈的真切,骂也骂的入情入理。那现在的回帖我已经看不懂,如果我不了解各位的显
赫背景以及行为历史,我绝对无从理解,所以需要同事来给我解释:这个人是谁,那个人是谁,都有什么故事。很有江湖的味道。
为什么这么多的Boutique品牌,而Suhr的口水最多?首先因为Suhr是高端新兴品牌中在中国有最丰富的信息,也有最广泛的消费接触。其次因为Suhr
是世界公认的最成功的新兴制造商之一。再因为Suhr冒Boutique之大不韪,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而所有以上包含的和以上没包含的客观因
素占一半以外,另外50%是祖国这边的特色。说我们神话了Suhr这个品牌?看看我们所有对Suhr的介绍,有没有夸张过国外的文字?有没有不实渲染?
我们的网站上的吉他除了提供照片和配置,还有什么废话吗?当然,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很多不同的人的不同的Feeling。我们做了什么?我
们很先进吗?没有,我们只挑起别人不愿意或者不敢挑的担子,走到今天。我们开始走的时候,有人奚落,有人嗤之以鼻,我们将将走过难于生存的日子,很多曾经为我们喝彩叫好的人先是疏远和沉默,然后选择攻击和伤害我们。What's the point? 重点不在Suhr,而是我们。我们才是被攻击的对象,那些看不得别人好的,那些希望看我们笑话的,天天在上演着。所幸的是,我们有了很多的新朋友,这些人大多不会天天上论坛来,但是却默默支持和帮助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口水还是来自那么寥寥的几人?因为我们在卖。也因为我们在卖,所以就不是香饽饽了。有人在论坛是要赚声望的,Suhr有了支持者和声望,不把这种苗头**下去,怎么可以继续Mind Control,无论是纯粹的虚荣心作怪,还是有召一日将此化作实际的利益,这里都有。论坛里言论称霸谈何容易,因此事实不重要,真假不重要。这里有在展会当面夸我们然后到论坛里骂我们的,有别人说什么好他就说什么不好唱反调的,有耗费了我们大量时间精力骗取专业咨询和完成的ORDER FORM然后去国外定琴的,有因为自作聪明不愿相信我们结果偷鸡不成拾把米,而迁怒于我们来找心理平衡的,有看了几个月的国外论坛就摇身变成专家的,有因为“反正大家不知道”而编造离奇故事和瞎话的。当然,这些人,大多都干过拿马甲QQ来跟我聊天的事。为什么要削尖脑袋反对Suhr,反对我们?因为Suhr得到大家认可了,目前买过Suhr的顾客里,有不喜欢Suhr的,但是还没有说质量不好的。我们和John对此都很OK,Suhr is NOT for everyone,我们也不指望你买。为什么对一个小小的品牌要如此牵肠挂肚,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格外关注品头论足?Because it hurts their feelings。首先伤害了那些指望我们完蛋的人的感情,其次伤害了那些想要续写论坛传奇的人的感情,伤害了那些曾经纠结而最终选择其他品牌的人的感情,更甚之,伤害了某一群人,某一个论坛下,某一个QQ群内的人的感情,和他们的信仰。poor me and poor you。可怜我,吉他销售者。和可怜的人们,吉他消费者。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只是微不足道的群体,只有吉他让我们能够不平凡一些,找回一点自尊,我不明白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你们觉得我们为了这一年几十支的销量的吉他所付出的一切是用商业利润可以计算的么?你们觉得卖高端真品能发财吗?也许等我老了吧。外国人对吉他手的形容是Eating burgers all the time and driving beat up cars。我连beat up car都没有,也许只有我们的Custom guitar consultant,HBK同志拥有一辆普桑。那些新的混迹于“大众”的从业者,我们认识你们吗,我们有仇恨么?你不该为你的行径感到可耻么?你以为是谁给你铺垫了来时路,好让你在这个曾经更加贫瘠和无知的市场顺利的踏进安全的第一步?
关于这里提到的黎明曾经做的试听比较,我可以告诉大家,黎明告诉我的同事,那是他的Suhr Classic和他的Squire strat的比较,印象里第一把是Squire,第二把是Suhr。而我选择了第一把。因为第一段的声音听起来要宽厚的多,从试听上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声音细节和密度上的区别。如果今天让我选,我依然会选第一段。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很多朋友都说我不应该来这里说,我的同事也这样觉得,可我觉得没有什么,这其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值得去探究原因。而且这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在任何琴身上,而不只是Suhr,就好象那个3把吉他的试听,在我听来,基本都是一样的。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会在上半年或者年中的时候,举办一个Suhr的讲座,会有John本人和其他技术骨干以及Suhr乐手参加,欢迎大家把自己的琴都拿来参与讨论,也可以提出任何问题或者批评,我们一概不避讳,活动会保持恳谈的气氛,不会有仰望的感觉。
最后,再谈一下Suhr的琴,祖国人民喜欢“特殊”,“神秘”,“渠道”,“关系”,今年我和Ed谈起乐手的吉他,Ed说他们只给4个乐手提供免费的吉他,而且一般只是1年1-2支,Reb Beach,Scott Henderson,Michael Landau,Guthrie Govan,其他所有的人,包括出现在Suhr的Clip里的名家,都是花钱购买的。而那4位的吉他,也只不过是按照他们的配置做出5-6把,然后让他们从其中选一把,再把其余的卖掉。再说说我的琴,加上还没有到手的,我一共有4把Suhr,一把Classic白色的,也就是那把曾经让好些人要死要活的,SSC纯属错误,因为当初我觉得太贵了,所以想自己装上BPSSC,因此我注明了 BPSSC READY,希望中间的拾音器不用Reverse,结果Ed同志给理解成SSC READY。。让我多花了钱,好在效果确实比BP的好。当然,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愿意花钱尝试无噪音系统和Museum Birds Eyes,只能我自己来了。后来一个Suhr的用户自己更换了510系列的琴桥觉得声音提升很大,所以驾车跨洲去找John给他听(我不敢奢望我们有这样的顾客),后来John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我买了510的琴桥并给这把琴换上了,很满意。后来,Antique系列出来了,没有人愿意尝试,还是我来了,我就定了一支Antique Classic-T,除了Antique之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连Neck都是Flatsawn。最近我又买了一把S2,和一把比较现代的CUSTOM CLASSIC-T。总体感觉,John一直在把吉他越做越好,而不是想当然的越做越差,他在进步,并且找寻进步的方法,同时以更加精确的手段来量化吉他制造中的决定因素,和一些先进技术,比如最新的”烤枫木”neck,和以前一样,还是我第一个试,装在了我的新的T上。经常有人要买我自己的吉他,因为觉得我的琴有什么特殊照顾,而事实情况是,我不喜欢卖琴,我也没有希望“我的琴比别人的都好”的心思。我自己的Idea,我自己所等待的时间,而且他们都是好琴,我为什么要卖掉呢?不卖的话有人就觉得我的琴真的不同,卖的话大家又觉得肯定是不好才想卖。。。。。这就是典型的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然,还有祖国向来昌盛的“阴谋论”,什么到中国来的琴都是下等云云。我实在懒得说。。。。觉得不如别的牌子好就去买别的好了,觉得我们不好就去国外买或是Ebay买好了,买了觉得不好卖掉就是了,人生没有两全齐美的事情,and we don't beg for your ord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