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MA

 找回密码
 注册
LAG
搜索
楼主: 老黃

[指弹吉他视听] 當 Naga 遇上 Lakewood ( 聲音比較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2 16: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期待黄老师更多的吉他评测!
发表于 2008-5-22 16: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NAGA低音更加圆润一些,但是高音自己感觉不如LAKWWOOD,想问一下老黄的右手触弦绷弦时,是用的指甲还是指肉和指甲同时?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6: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同時的 , 指甲別太長 , 除非你喜歡脆的音色
對軟指甲的人更要注意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7: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我用了比較便宜的全單也錄了同樣的曲

http://www.windstrings.com.tw/downloads/st.wmv

大家聽聽
发表于 2008-5-22 18: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的孩子谁不爱?黄老师从教吉他到做吉他已经很不容易了,李宗盛到50岁后不也去做吉他了吗?人到一定年龄后人的追求就不一样,做吉他,卖吉他不是错,是对国内acoustic的极大推进,大家多给意见他们改善吧,而不是尖酸的讽刺伤害别人~
发表于 2008-5-22 1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martin吉他性价比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就没看到谁去说三道四。
品牌是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的,naga在进步,很难得,6月琴展一定要去体会下~
发表于 2008-5-22 19: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an20061985 于 2008-5-22 18:57 发表
martin吉他性价比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就没看到谁去说三道四。
品牌是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的,naga在进步,很难得,6月琴展一定要去体会下~



其實最近 Martin 中高價琴性價比算是不錯的。
发表于 2008-5-22 19: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比感受NAGA不够通透啊,还是和LAKEWOOD有差距。
发表于 2008-5-22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认为黄老师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他做吉他的品牌是为我们的琴友提供更好的声音 :)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0: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其實已經是生意人,必須以商業為目標
但常常做不好,藝術個性改不了
孤癖,不交際,容易得罪人(但自己都不知道):)
喜歡的人可以送,不喜歡的人多少錢也不賣
但人還是必須活下去,我想理想還是動力所在,
做能做而且想做的事
做不成至少努力過
畢竟人生有多少年
发表于 2008-5-22 20: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也认识个这样的“老板” 开琴行头几个月送学生送的亏本~哈哈

  玩音乐的人的共性吧~比较情绪化~期待听到黄老更多的优秀的作品~~


  支持我们中国自己的音乐家
发表于 2008-5-22 22: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黄老师!希望多来点这样的测评!相信大多琴友对这样的测评很感兴趣的.
发表于 2008-5-22 22: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NAGA 更温润,LAKEWOOD 更清澈。NAGA 稍微有点混。
发表于 2008-5-22 23: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废弃的角落 于 2008-5-22 13:54 发表
看来大家还是误会了,我不是做吉他的。我不过在说,这种广告手法,手段真是高明。没有说黄家伟老师的吉他不好啊。第一次看到这样测评夸自己吉他的贴子,难道不可以说一下吗? 另外我感觉不出来这样对琴友有什么 ...

一.你不做吉他
二.你不买吉他
三.你不学吉他
四.你不会做人
傻波依一个,鉴定完毕.
发表于 2008-5-23 0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不知道哪几个人在屏幕后面笑。不过。我在。
发表于 2008-5-23 0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T-Bag 的帖子

僵尸复活~哈哈 :)  好久不见了
发表于 2008-5-23 0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过黄老几次,感觉是个比较直的人
在大陆混还要适应中国国情啊,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Bag 于 2008-5-23 00:34 发表
呵呵。现在不知道哪几个人在屏幕后面笑。不过。我在。


能逗逗幾個人開心也不差
以德報怨 :)
发表于 2008-5-23 12: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样的客观直观的评测,Naga越做越好了,黄老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4: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cube 于 2008-5-23 12:11 发表
支持这样的客观直观的评测,Naga越做越好了,黄老加油!


謝謝支持 , 您的店也越做越好

該跟您學習學習
发表于 2008-5-23 14: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老师要以德服人^9 ^9
发表于 2008-5-23 17: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黄老师,做好琴,卖好琴,一切都好!!
发表于 2008-5-23 2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LAKEWOOD更清澈,NAGA更温暖

LAKEWOOD高音和低音层次更明显一些---------------主观感觉

反正都喜欢!
发表于 2008-5-24 04: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额滴神啊 于 2008-5-22 14:07 发表
ayers这种琴就不要说了
面板裂的让人心寒了
另外谁都知道你不是做吉他的
我只是告诉你
老黄是一个卖家
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卖家
他还是个音乐人
这个你能否认不
你可以去看看民谣版的商家是怎么推销吉他 ...


这位朋友的话我就不明白了 我手中的AYERS用的很好啊 “面板裂的让人心寒”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结论,我用的是最低端的ASRL也没出现这个问题^14
发表于 2008-5-24 05: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lakewood的聲音好像比較硬吔......

黃老師好像也是用lakewood^14
发表于 2008-5-24 10: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naga的音色真不错啊
发表于 2008-5-24 13: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黄老师!
我想有心计做这样隐蔽广告的人,是不会这样耐心的在这里跟我们讨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3: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分享一些經驗
其實音頻無法真的表達吉他該有的真正效果
但可以當參考
音頻經過錄音放出有壓縮等等問題
而且大家可能沒想到吉他還有本身的共震問題
那種在彈奏時的共震,我們用看的根本無法感受
這也是,合板,面單,全單吉他的差距跟差異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比較吉他時或想買吉他時
貨比3家不吃虧,在生活環境越來越苦的情況下
花錢就更需要花在刀口上,要花的值得,大家說是嗎?
國際品牌都有口碑,但沒有吉他在不同環境不會發生問題的,
除了塑膠吉他,所以售後服務這時就變得很重要
還有買好琴容易,照顧難,琴又是要彈不是要看的,
所以大家要對保養吉他有基本的認識
在有做功課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降低當冤大頭的機會
发表于 2008-5-24 16: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在指弹板专门欣赏过黄老师的吉他,说实话,做工真的很不错,每一款都做得很细致也很个性,声音也不错,包括芳歌、李建军吉他都在不断的制作和研究怎么做得更好,只可惜现在承受不起这个价格,只要琴做得好,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起码在同一价位不同牌子的琴里,他做的琴能有自己的特点,能打动人这就是好吉他.眼光不能太狭隘。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7: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流浪树 于 2008-5-24 16:19 发表
记得以前在指弹板专门欣赏过黄老师的吉他,说实话,做工真的很不错,每一款都做得很细致也很个性,声音也不错,包括芳歌、李建军吉他都在不断的制作和研究怎么做得更好,只可惜现在承受不起这个价格,只要琴做得 ...


恩,認同
其實價格的定位本來每個公司都不一樣
有的公司只有短期目標,有的公司做長遠目標
除了原料還有作工的要求,再來是產量還有廣告預算等
這一切都影響了價格的定位

我想消費者當然希望 Martin 或 Taylor 只要一般價就好
也看到他們做了一些一般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
但沒有一家公司可以通吃整個市場
每家公司有自己特色與消費群
因每人需要的不一定一樣,但常看到一般消費者只有跟進別人走的情況
就是一定國外品牌才是好琴,我個人覺得不好,
當然國際品牌有一定水準但有時候真的不一定
還是一句"找到自己能力範圍的需求"
並能有保固與售後服務,而且C/P指高的吉他

目前國際趨勢也只有兩種,品牌琴與手工琴
但真的手工琴已經不多,在國際有名的價格是很可怕
手工的優勢也就是個性化吉他
但這一切也必須看製琴師的能力與設備
我舉例:在越南大街上有很多所謂的手工吉他
真的都是藝術品而價格只要US $ 150 ~ 200 全單
但只是藝術品 , 我沒有發現有好聲音的吉他
然而還是有公司走向藝術品與聲音的方向 Blueberry Guitars
但也看消費者的需求了
Martin 也部份跟 Taylor 一樣了 , 走向 CNC 為什麼 ?
因為真的有些地方機器做的比人工好又細膩
我能簡單說明:
CNC 琴的作工絕對比手工細膩很多
手工琴的個性化是工廠琴無法跟進的 ( 生產線的問題 )
所以大家還是多做功課多比較才是最好決定

最後比較可惜的
很多製作過程都是公司機密也很少看到有人真的教如果真的選吉他
把每個細節都用放大鏡檢查,當然這也跟價格有關係
如果消費者越來越進步
我想市場真的會洗牌,能留下的就是能經過考驗的公司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7: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有我個人不應該說其他廠牌的琴如何......
因我本身自己也做這行業
但我真的忍不住想說一件事

李建軍師傅的琴是我見過國內進步最快的手工琴
我想他能有一定的位子
加油李師傅,很久沒看到你了
发表于 2008-5-24 18: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黃 于 2008-5-24 17:29 发表
還有我個人不應該說其他廠牌的琴如何......
因我本身自己也做這行業
但我真的忍不住想說一件事

李建軍師傅的琴是我見過國內進步最快的手工琴
我想他能有一定的位子
加油李師傅,很久沒看到你了

芳哥的手工琴也很好啊!
发表于 2008-5-25 00: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兩把琴我都近距離聽黃佬彈過,自己也親身彈了,只能說音頻裡的表現差現場何止百倍?!不管是各位收藏了多少音樂與影片,要是能有聽現場表演的機會千萬別放過呀!這也是現場表演歷久不衰的原因,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聽 Jacques Stotzom 現場演奏時的震撼!!負責錄像的我都忘了拍攝呢 ^17

[ 本帖最后由 dakanaw 于 2008-5-25 00:53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5 13: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黃 于 2008-5-24 13:34 发表
我再分享一些經驗
其實音頻無法真的表達吉他該有的真正效果
但可以當參考
音頻經過錄音放出有壓縮等等問題
而且大家可能沒想到吉他還有本身的共震問題
那種在彈奏時的共震,我們用看的根本無法感受
這也是 ...


我也觉得琴的保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湿度的控制上
还有,现场的感觉应该和录音差很远,现场会舒服更多:)
发表于 2008-5-25 13: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stme 于 2008-5-24 04:41 发表


这位朋友的话我就不明白了 我手中的AYERS用的很好啊 “面板裂的让人心寒”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结论,我用的是最低端的ASRL也没出现这个问题^14


不是说您手中的琴,是我们这里的一家柏斯琴行里有一百多把ayers,冬天里开热空调,把弦还调的很紧
有一些面板中间已经开裂了,提醒他们,他们还是不注意,店里的人都不保养琴,让人看了都心寒^19
发表于 2008-5-25 14: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这两把琴在价钱上面差多少 ??
更喜欢那个胖胖的琴 挺好玩的
发表于 2008-5-27 22: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把naga0这个牌子的顶级琴吧?
认真的听了下

naga:音色比较绵,共鸣回音有种空旷的感觉  弹比较抒情的好些

lakewood:音比较透澈 硬点 音色整体较重
就音色的话  各有特色要看使用者的性格了

不好意思上次没看清  把lakewood看成lowden了
发表于 2008-5-27 22: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听的曲子啊 。^13 ^13
发表于 2008-5-28 01: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黃 于 2008-5-24 17:29 发表
還有我個人不應該說其他廠牌的琴如何......
因我本身自己也做這行業
但我真的忍不住想說一件事

李建軍師傅的琴是我見過國內進步最快的手工琴
我想他能有一定的位子
加油李師傅,很久沒看到你了



黄老师你好 我代我师傅回复您一下 我们最近在扩建 所以暂时一段时间内不能上网 谢谢您的评价 我们一起努力 加油!~
发表于 2008-5-28 1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音色有点假。。应该是录音或者效果处理的问题。。。
个人比较喜欢原木音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7 04:3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