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30 09: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您提到的削波检测
不知道测试点在线路的哪个节点?
个人理解就是产品一个检验环节吧。工业产品的品管靠将元器件的离散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是不做单台调试的。测一下,符合品管标准就OK了。
二、关于505
借上面的话,本着“干不干是态度问题,干好干坏是能力问题”的原则来看,哪怕再廉价的箱体模拟,其设计初衷都是“成品”、都是可以而且应当直接进台子或者进监听的。
至于拿505说事,算是调侃吧,呵呵。说505曾经影响了一代电吉他手,恐怕不算太过分吧。
开篇就说了,“电吉他”,从您手上的琴开始,到箱体的喇叭止,构成一个完整的乐器。对箱体的模拟完成后,就不应该有其他的“滤波”环节--如果把电吉他音箱看做一个滤波器的话,直接进台子或监听,才符合其设计初衷。
后来人们看到,这样的模拟还少了一个环节,就是话筒对箱体的拾音环节,于是把这个环节追加到“箱体模拟”中了。
话筒拾音环节的模拟,除了话筒本身的特性、话筒摆位等因素以外,更艰巨的是涉及了声学环境,对声学环境的模拟才是这类“箱体模拟”的重头戏,所以,其值钱的地方就在于复杂的建模。
我们可以看到,带这类“箱体模拟”的综合,其附带的周边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为DSP芯片的运算能力有限,顾得上声学环境的模拟就顾不上周边了,呵呵。都要照顾,恐怕价格就不是现有产品的水平了。
坛子里有兄弟在讨论“什么箱子适合接综合”的话题,熟猪的想法是:从“箱体模拟”的视角看,综合进台子、进监听、进耳机、进HiFi才是正道,进电吉他音箱,就背离了这种产品的本意了。
当然,您觉得用箱子给综合“再滤一次波”好听,那也无可厚非。
分析了箱体模拟的实质后,我们再来看看这类产品。
好处是“傻瓜”,如同傻瓜相机,什么都给您弄好了,插把琴就能出作品。
坏处是,吉他手对作品音色的影响力被降到了最低,除了换琴,“制造”音色的各个环节都由不得您老人家动手动脚了。厂家用他们心目中的“标准音色”替我们做好了选择。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自己来调整箱体模拟器,不过这是另一个范畴的事了,相当于您自己的一次“再造”。
上面的内容想到了,题目也起了,叫“拉郎配”,打算聊完箱体再写的。兄弟您点到了,就在这里聊聊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熟猪 于 2011-11-30 10:0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