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岁了,指头速度慢了,手指变粗了,凸起的肚子正好把琴体顶起来,不用怎么弯腰,很舒服(弯腰也玩不下去了),照着镜子跳起来一下,先站稳了,摔不起。不玩点jazz,fusion,似乎对不起这个年纪,但自己的技术功底还真玩不了,也许在不懂的人面前感觉自己玩的还蛮深沉,有点jazz,fusion的味道,但是在行家看来不过是老棒子blues错位几个音而已唬唬人。一个月不弹吉他,手痒,有事没事还喜欢研究研究设备,每天只要弹奏一个小时以上,就不想弹了,心慌慌,总觉得时间很宝贵,去多挣点钱,还是多陪陪孩子。我15岁开始因为唐朝乐队,而开始要学电吉他,但是在当年1995年,我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电吉他的声音怎么能发出那种(其实就是失真)声音,从第一把天津产鹦鹉牌电吉他(垃圾中的垃圾做工,真不如红棉)花了我500大元(当年的钱真值钱),我问老板怎么能发出唐朝乐队里面那种(其实就是失真)声音,老板说:“哦!那叫做节奏脚踏板,一个都要800元”,我一听就丧气的回家,在我生活的那个三线城市,除了唯一的两家高档歌舞厅外,没人知道电吉他怎么回事。为此15岁的孩子进歌舞厅,走在吉他手脚下蹲着,看着这下子才明白了,人生第一次见到效果器,两个黑色的,应该是斯里兰卡生产的亚丽安娜牌效果器,今天来看,应该一个是失真,一个是合唱。吉他手技术还真的不错,吉他品牌是美国的version(在当时的中国这个牌子和yamaha一度在歌舞厅很火)当时的价格也要3000元左右一把。当时看到效果器,我才明白了这他妈才是音色的关键,接着两个月后唐朝乐队来我们城市开演唱会,我他妈二话没说让我爸花了80元来回坐公交3小时帮我买了一场票(感恩我老爸,他现在已经在天堂),我凑到了丁武的脚底下,站在前三排,轻轻楚楚的看到了丁武脚下的三块单块效果器,一个白色的,一块黑色的,一块蓝的,都是boss外观,今天看应该是mt——2,ce——2,dd——3,整个演唱会我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看他怎么踩效果器,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当时的演出设备音响乐器在中国都是顶级的,真的非常hifi,音响效果好得不得了,可能是因为唐朝专场室内演唱会吧,比今天音乐节的效果好太多。后来我换了一把假epiphone,再后来还了一把真yamaha321(在当时2000年时间还是很火的),当时市场上最火的就是Ibanez,都说日本琴手感适合亚洲人,fender,Gibson,亚洲人手太小,弹不了那玩意儿。可是后来2000年左右我第一次在一家琴行摸过弹过一把墨芬fender 3200(连接的一款fender全管音响)之后,我差点哭了,这是人类最美妙的声音,当时仅售2800元,从此后我不在谈论任何品牌的吉他,后来买了美芬,全电子管音响之类的。我与电吉他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摘录这么几句只是想在40岁的时候抒发一下自己最真实的故事,当时那个岁月,没出生在北京,广州的喜欢摇滚的孩子们,想要寻觅电吉他的点点滴滴,真的很难很难,一个城市里喜欢摇滚的知道电吉他甚至摸过的根本就没几个人,而且大家彼此没有互联网没有微信,根本无法认识相互交流。在当时的中国,我记得我1998年在一家专卖打扣磁带cd的老板那里,那天不知道怎么了,我觉得老板很懂西方摇滚,的确很懂,什么led zepplin,yes,pink floyd都很懂,当时我也想考察一下中国民间摇滚乐迷音乐素养,我心想老板听了这么多年的摇滚,肯定知道电吉他什么声音,然后这时候他的音响店里,一个重金属节奏前奏,我就问老板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老板?老板说:电贝司。我说是电吉他。他说吉他不是这声音,因为他没听过电贝司独奏,不知道电贝司的声音,所以他认为这种不知道的摇滚噪音就是电贝司发出的。后来我问过很多人,他们都是这样理解的。包括今天,很多人听到失真也不知道这是电吉他发出来的声音。不多说了,总之我与吉他的故事还很多,很愚蠢的,很可笑的,笑着想哭的都有。60后,70后弹吉他很疯狂,因为没什么玩的当年,但是他们扔的也最干脆,可能是市场经济的冲击,摇滚已死的现状吧,这批人搞摇滚很容易成为高大上的理想,一旦摇滚堕落,自己也就鄙视放弃了,甚至嘲讽新摇滚后摇了。80后,90后很多搞摇滚的时候很多就已经明白,我们搞的不过是音乐,没什么太高大上,指望这个也挣不了什么钱,未来还是要走正道。毕业后,开始卖琴找工作,一边上班,一边更换点新设备,或者很多索性不弹了。我扔不下电吉他,无论别人怎么看我,我还是依然在弹。我同龄人的你们的高尔夫,会所,品茶论道,盘珠子,车友会,摄影群。随你们乐呵,我就沉寂在小众孤独而又永远年轻的电吉他爱好者群里······希望各位大叔们(如果有的话)多多跟帖发言,讲一下自己怎么认识电吉他一步步走过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