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你说的;“音乐性其实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由内到外的自然体现,内里没有,怎么弄也出不来”.....。就是这样。我们说 表达音乐要有感而发,这个‘感’从哪里来??实话说,多年前我第一次听恰空这首曲子时反感的不得了,当时感觉整首曲子拖泥带水、莫名其妙。让我感兴趣的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吉他大师都弹这支曲子?抱着这种疑问,我反复无数次听了大师的恰空录音一探究竟。这一听不要紧;当时我并不确定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只记得感觉奇特,整天大脑回旋这曲子,让我变的安静、从容、略带抑郁...真是这样,无法形容这种感觉。。当你开始对某人某事有兴趣时,你会去了解他,研究他。于是我买来巴赫音乐差不多所有CD,反复听了勃兰登堡协奏曲、管弦乐组曲、无伴奏大小提琴组曲、鲁特琴组曲.....当听到小提琴演奏的恰空时我头皮麻了,浑身鸡皮......我承认我入迷了,喜欢的不得了,一发不可收拾,无论看电视,逛商场,只要播放巴赫的音乐,都会强烈吸引我,把什么都忘记.....如果不是因为技术原因,我想我会有很强烈的感觉把恰空弹得很好。。这是我理解的'感'........有琴友曾经问我,怎样弹好天堂电影院这首曲子?我回答;先把这部电影看完,看看有没有感动到你.....。
下午没啥事情再啰嗦几句讨论继续....;山东这里有位著名的交响乐团指挥老师曾经跟我说过:“要提高整体的音乐素养,要听懂自己究竟弹些什么音符,为什么要这样弹?音乐表现到位吗?你弹响旋律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到其他声部的走向?当你明白这些道理后,有些技巧随之就解决了。”.....这话对我影响很大。很多琴友苦练多年,基本技巧得不到解决。很多原因是,不明白这些技巧运用到音乐中究竟能表达出什么样的音乐效果,或者说需要表达到什么程度?比方说装饰音;你需要扎实有力略显笨重的装饰音还是需要灵巧敏捷蜻蜓点水般的装饰音?前者很难练成后者就相对容易多了,因为两者对手指的紧张和放松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当你真正明白了这些,你会发现很多技巧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或改善。这是音乐修养认识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对技巧问题的重新认识......。
关于慢弹。对大多业余爱好者来说,用最慢的速度练习新曲子是解决吉他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何为最慢的速度?通常我们弹一首曲子,有很容易掌握的部分,也有复杂别扭的指法。用慢到在一首曲子中不出现任何技巧障碍的速度去演奏我认为是最适合的...我的认识是;一切复杂的技巧在慢速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有速度要求才有难度。慢速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养成规范左右手的运指习惯,可以扎实的练习到每个细节。举例说;很早之前我练习魔笛这首曲子,为了尽快让自己过瘾, 我拼命的用标准速度去练习。几个月下来我发现,每当弹到快速音节部分就卡壳,而且右手出现了僵硬变形的情况,你越是着急右手越是僵硬的厉害,后来就放弃了。很长时间以后才明白,我把错误的 东西很扎实的巩固了,在心里已经形成了障碍,一味的去强行突破,结果你会非常恼火的发现除了手指使不上劲其他身体部位都在帮助发力...所以要提醒自己,平时练习中尽量不要反复在一个段落出现卡壳现象,如果经常卡壳说明手指能力不够 而速度快了要慢下来。一旦把错误巩固了是很难纠正的。
个人见解,想到哪说到哪,有些辞不达意,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