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陈延光

[原创文章] 晒晒自己制作的琴,闲话制作(更新提示:一楼有新编目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 22: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我自己的胡乱想法,对不对也不知道:
使用化工材料制作吉他提琴等面板,不是正确的道路。非要替代天然木材,不如朝着电声乐器方向走,更为直接。声音更大,音色更多变。
使用一对吓人的超声波探头等检测设备,适合实验室玩,不实用。再好的厨子也是自己亲口品尝食物,而不是化验。让·这堆设备正确的测试,比好工匠检测1000把琴费时都多。吓人而已!

[ 本帖最后由 BELL008 于 2013-8-2 22:4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0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原帖由 BELL008 于 2013-8-2 22:46 发表
我自己的胡乱想法,对不对也不知道:
使用化工材料制作吉他提琴等面板,不是正确的道路。非要替代天然木材,不如朝着电声乐器方向走,更为直接。声音更大,音色更多变。
使用一对吓人的超声波探头等检测设备,适合实验室玩,不实用。再好的厨子也是自己亲口品尝食物,而不是化验。让·这堆设备正确的测试,比好工匠检测1000把琴费时都多。吓人而已!


其实这么理解,也没有什么不对,国内外很多制作者仍然是在走自己的路,也没有放弃传统制作材料和自己的制作方法。

检测动用仪器吓不吓人?理解了就不吓人!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就不吓人了。其实正如我所说,同样的研究课题国内也在几年前都有了相关内容,研究领域的认知国内外是相似的,仅不过动用的仪器设备软件不同而已。至于获得本质依据如何进一步指导辅助制作可能还需要一个被学习接受的时间过程。就如同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的碳纤小提琴和传统小提琴比较是有结论的,接受那个结论需要时间,再如同今天大家能够普及使用的电脑或是互联网想必时光倒流三十年或是五十年是大家很难想象的。不是吗?三十年前我在国内看着父亲自己装的黑白电视机,谁能想到现在每个周末我们竟能隔着近一万公里的空间距离使用网络视频聊天呢?陈寅恪当年漂洋过海来到德国柏林可能也没想到现在坐国航飞机从北京到达德国法兰克福只要十个小时吧?!

我想芸芸众生在享用人类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品或技术时应该不会视它们为洪水猛兽吧,可能你的口袋里也揣着Iphone吧,不吓人吧?!要是Iphone放在慈禧太后的衣兜里突然响起来,估计一开始她会惊吓地跳起来!呵呵呵,开个玩笑!

下面给朋友们看段和吉他不相关的视频,“个人飞行器”,这个概念想法在十几年前我曾经从一位留学德国汉堡工业大学的同胞朋友那里获得,当时朋友说起来时,我难以想象,总和个人飞机联系在一起,可惜我那朋友后来没有继续沿着他当年的想法实施下去,去年我看到老外研究出来了,谁知道三十年后或是五十年后,芸芸众生的出行方式或是交通法规会不会有新的改变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j-xWH5ZQIU/
发表于 2013-8-3 09: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嗡嗡作响,好似苍蝇蜜蜂,丰富的想象力外加科学研究才可以做到,我觉得我们缺乏的就是这个
发表于 2013-8-6 10: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 的 一种表现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陈先生 的文化 修养很深, 知识也很广,  这对于做好琴, 有内涵的琴太重要了,  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做出有内涵的好琴,  琴也是表现艺术的工具,  只有艺术文化修养高的人 才能用好这个工具, 传播 文化 和艺术。  没有文化和艺术内涵的琴只是一块木头。                                                                                   



在完美世界里制琴大师,  首先应是一个艺术家,最好也是个文学家,  历史学家, 哲学家。  要有这样的大师做出的琴, 那是 永远无法超越的 !    当然, 现实世界 没有这么完美的人 !

[ 本帖最后由 doyleju 于 2013-8-6 11:12 编辑 ]
发表于 2013-8-6 12: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4楼 doyleju 的帖子

楼上这位朋友的阐述我基本赞同,只是对“永远无法超越的”这句话有不同看法:
我以为如果真有“最好也是个文学家,  历史学家, 哲学家”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是“永远无法超越的”。因为真若您所说那样的话,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岂不是被您定格了,哈哈
发表于 2013-8-6 17: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GC论坛,今天一来就看到如此“营养美食”,甚是愉悦!对楼主陈先生的博学多才表示由衷的敬佩!
发表于 2013-8-7 07: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而不同  




。。。。。。。    ,         乐莫乐兮新相知。



原帖由 魔鬼胡安 于 2013-8-6 12:15 发表
楼上这位朋友的阐述我基本赞同,只是对“永远无法超越的”这句话有不同看法:
我以为如果真有“最好也是个文学家,  历史学家, 哲学家”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是“永远无法超越的”。因为真若您所说那样的话,人类文明 ...
发表于 2013-8-8 0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                .
发表于 2013-8-8 0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2楼 陈延光 的帖子

嗯,俺也相信今生能驾驶私人飞行器。
发表于 2013-8-26 19: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楼 lvvl 的帖子

艺术的大敌是修饰?!!!!请问哪门子艺术里面没有“修饰”?就说极简主义吧,那也是某种修饰啊,这和嘛也没有不是一码事儿啊大哥!更甭说这种艺术品所必须的展示空间、灯光、载体。。。。。那是经过大大的修饰的啊!再说谭盾的水乐啊纸乐啊,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其展示形式,也就是音乐厅、交响乐团等等一系列的修饰做后盾。要是在您自家院子里听见水流、撕纸,那不叫艺术,叫声音。更何况,康定斯基是艺术,就能否定了委拉斯凯兹、达芬奇、梵高?!谭盾是艺术,就能否定了巴赫、亨德尔、乃至格什温?神马逻辑?
发表于 2013-8-26 19: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楼 ∮蓝冰火烛∮ 的帖子

语言流于形式,言而无物,空洞干瘪。可以评价任何一款琴,所以是废话。若是自言自语那我可以理解。
发表于 2013-8-26 20: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4楼 doyleju 的帖子

这个人我认识一个, 他叫‘达芬奇’ 。
发表于 2013-8-26 2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从头看贴,有感而发,忽然发现自己回的贴早已经是旧事了。
不过还是在此顶一下陈先生,真心祝制琴顺利!
发表于 2013-8-26 2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精致的琴,感觉指板要是能装饰一下可能整体更和谐~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03: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yleju 于 2013-8-6 10:59 发表
陈先生 的文化 修养很深, 知识也很广,  这对于做好琴, 有内涵的琴太重要了,  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做出有内涵的好琴,  琴也是表现艺术的工具,  只有艺术文化修养高的人 才能用好这个工具, 传播 文化 和艺术 ...

原帖由 魔鬼胡安 于 2013-8-6 12:15 发表
楼上这位朋友的阐述我基本赞同,只是对“永远无法超越的”这句话有不同看法:
我以为如果真有“最好也是个文学家,  历史学家, 哲学家”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是“永远无法超越的”。因为真若您所说那样的话,人类文明 ...


谢谢doyleju朋友一再抬爱,也谢谢任兄帮助解答顶贴!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03: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庆老五 于 2013-8-6 17:14 发表
好久没来GC论坛,今天一来就看到如此“营养美食”,甚是愉悦!对楼主陈先生的博学多才表示由衷的敬佩!


谢谢庆老五先生!

原帖由 冠世榴园 于 2013-8-8 00:25 发表
太棒了                .


谢谢冠世榴园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03: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影连风 于 2013-8-26 20:52 发表
呵呵,从头看贴,有感而发,忽然发现自己回的贴早已经是旧事了。
不过还是在此顶一下陈先生,真心祝制琴顺利!


谢谢吾友“竹影连风”和有关你的消息!恭喜你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为你高兴!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03: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8-8 00:44 发表
嗯,俺也相信今生能驾驶私人飞行器。


姜版,等你有了私人飞行器,像上次路过德国就不需要飞行员踩一脚了,你直接就机舱里蹦出来,开动你的飞行器就下来了,呵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6: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zypowska 于 2013-8-3 09:35 发表
嗡嗡作响,好似苍蝇蜜蜂,丰富的想象力外加科学研究才可以做到,我觉得我们缺乏的就是这个


同感!  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发表于 2013-8-27 17: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惊呆了[em13][em1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7: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arthin 于 2013-8-26 20:36 发表
这个人我认识一个, 他叫‘达芬奇’ 。


当然,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贡献和研究是无可比拟的,将科学和艺术的关联进行了定义:“科学使全世界得以交流知识,而艺术则是一切科学的皇后。”他作为十五世纪的天才人物,不仅是艺术家,更是科学研究的先驱人物,他以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光”的性质和构成,并将研究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他比十七世纪的天才人物牛顿的“光色散”研究早了整整两个世纪。达• 芬奇对鸟研究的笔记中记录:“物体对空气施加的压力就像空气对物体施加的压力一样。”比牛顿运动第三定律:“两物体相互作用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一条直线上。”也早了整整二百年。他是“天才”中的“全才”!

好久没有回复帖子了,所以昨天今天一口气回复一下,也借回复小老弟多说一下,昨天在国内某个制作者的群里转悠了一下,看到某些小木匠对于制琴研究的态度,大谈特谈艺术和主观认知,把科学和客观认知边缘化,实在不可取!还是脚踏实地学习吧!老祖宗说“朝闻夕死”,不要“朝银夕死”哦!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21: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狗不理大包子”朋友!没有什么的,其实就是业余爱好习作而已,谢谢!
发表于 2013-8-28 0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到云南香格里拉走了趟,海拔3000-4000米普达措国家公园里,到处是一人抱的云杉。有棵近期砍伐的,估计有70-80公分粗,看木纹,非常细密,与一流吉他的白松面板非常相似。我用指甲用力划了下,根本划不动,证明密度很高。这样的材料,应该是一流面板吧,谁说中国没有好的吉他制作材料!

路边常见藏民未完工的豪宅,大门前清一色三根粗大的圆木柱,其中肯定不少多年生长的云杉,暴殄天物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5: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bb_hh 于 2013-8-26 21:08 发表
好精致的琴,感觉指板要是能装饰一下可能整体更和谐~


前面一口气回帖不小心忘了向Fbb hh朋友致谢了,谢谢!指板装饰了可能就太花了,我设计时还是尽可能做到个性并考虑折衷,只有几个特定部位按照设计语汇强调个性,不做装饰堆砌。不过还是谢谢你顶贴!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6: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b1598 于 2013-8-28 00:03 发表
上周到云南香格里拉走了趟,海拔3000-4000米普达措国家公园里,到处是一人抱的云杉。有棵近期砍伐的,估计有70-80公分粗,看木纹,非常细密,与一流吉他的白松面板非常相似。我用指甲用力划了下,根本划不动,证明密 ...


我猜测你看到的可能是丽江云杉,仅仅是猜测,丽江云杉是国产云杉被研究用来作为乐器共鸣板的材料。

指甲划不动木材密度大我也无法判断,只能说密度大可能木材弹性模量会增大,但是木材的声辐射能力会降低,这个性能就是音板从振动获得能量转变为声能辐射到空气中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音板材料内摩擦消耗的能量大小,消耗如果很小,那么发声较大并且有持久性。还有材料的频响特性分布的均匀性和连续性以及敏锐的时间响应特性等等。所以不能单纯用密度和眼看的纹理均匀来判断音板好坏,上等音板纹理均匀,但是纹理均匀不一定是合适音板,外延内涵的区别。例如德国科隆老牌制琴师克瑞斯先生告诉我:某些德国云杉密度大木纹密致,但是并不适合做吉他,而是更适合做鲁特琴。

我在另外一贴“佳蓝乐器”浅谈红白松面板帖子里回复内容也可供参考:

木材对声音的衰减能力,随木材的种类、含水率、纹理方向和振动方式等而异。衰减能力高的木材不宜做音板。
当知道音板的密度和谐振频率和振幅时可以计算音板的对数缩减值以及声音在音板内的传播速度和音板的特性阻抗。
水分对木材的对数缩减值有影响。德国科学家上个世纪研究表明,含水木材和较干木材比较,对数缩减值会增高约75%,对数缩减值大木材声衰减就大。
木材含水率肯定影响制成乐器的发音效果。可想而知潮湿对乐器带来的影响。

红松材料的平均对数缩减值为0.0236,而普通云杉材料的平均对数缩减值为0.0274,从这个值看云杉原本就比红松高一点,但潮湿对这两个值的影响幅度值没有查到。而实际上云杉种类和变种有很多,材料性质也有很大差别,当然还要看你的成琴究竟是什么品种的云杉,单单国产云杉被研究种类就有十几种云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北京市乐器研究所早年的测试报告显示这些云杉的对数缩减值、顺纹传声速度以及辐射阻尼等等测试数值存在差异,有的还不小呢。

当然以上内容还很笼统。我自己还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不过还是谢谢lb1598兄来顶贴!
发表于 2013-8-29 07: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楼主不断的学习!
发表于 2013-8-29 07: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致的吉他,外形也极具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特征
发表于 2013-8-29 08: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5楼 陈延光 的帖子

谢谢陈兄指点,我也是仅凭外观,乱猜丽江云杉可能可以用作吉他面板,还有就是其生长环境如海拔、温度、湿度等与德国云杉相近。国内制作家其实可以尝试下国产或其它进口材料,不一定非在巴印玫瑰木和德国云杉中打转,以扩大材料来源。

个人直觉,面板应该是吉他最重要的部分,有个奇想供陈兄和其他制作家参考,据说面板越薄才能充分振动,能否用金属架与指板连为一体,用以承受琴弦拉力,这样面板就可以做成很薄很薄,甚至不用木材,用鼓皮或类似材料即可。或许吉他音量、音质由此突破呢,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8: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扬子兄!共同学习! [em07]

[ 本帖最后由 陈延光 于 2013-8-30 12: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8: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fzhu 于 2013-8-29 07:28 发表
非常精致的吉他,外形也极具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特征


谢谢afzhu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8: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b1598 于 2013-8-29 08:57 发表
谢谢陈兄指点,我也是仅凭外观,乱猜丽江云杉可能可以用作吉他面板,还有就是其生长环境如海拔、温度、湿度等与德国云杉相近。国内制作家其实可以尝试下国产或其它进口材料,不一定非在巴印玫瑰木和德国云杉中打转,以扩大材料来源。

个人直觉,面板应该是吉他最重要的部分,有个奇想供陈兄和其他制作家参考,据说面板越薄才能充分振动,能否用金属架与指板连为一体,用以承受琴弦拉力,这样面板就可以做成很薄很薄,甚至不用木材,用鼓皮或类似材料即可。或许吉他音量、音质由此突破呢,哈哈!


我看了国内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有关乐器共鸣板1962、1992、2005、2011等年度的相关论文和相关参数,其中测试材样云杉类指标相当高的就是丽江云杉和红皮云杉,个人感觉这两个材种可能是不错的国产音板材料。手头上参考了瑞士和德国研究人员2005和2009年关于德国云杉研究参数,然而很难比较,因为数据获得的前提和内容不完全一样,研究和试验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只能参考看看啦。但是,我个人有机会一定会试试国产丽江云杉材料。

至于国内制作者是否可以使用国产材料而非进口材料这个有待于某些有勇气研究的制作者开发挖掘,就像日本的河野贤大师发现运用了日本本土的云杉木作为吉他面板材料。当然进口材料欧洲云杉或者说阿尔卑斯云杉已经是欧洲制琴业经过相当长时间实践得来的可靠材料,保守一点继续沿用未尝不可,也可以肯定这个是制作者的招牌材料,至于商业运作所谓欧洲云杉大师级面板材料不得而知,我所知道某些材料供应商对欧洲本土制琴师就有订货限量要求,所以也不必盲目追求。

面板琴弦拉力等问题我想回头上张图片解释一下,先这样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的面板有着辐射声能的重要作用,但演奏者拨动琴弦时,琴弦振动,这种振动通过琴码将能量转移至面板。对于古典吉他而言,六根琴弦因为不同琴的弦长和使用不同品牌或不同张力大小的琴弦,张力或拉力的总和为38公斤到43公斤左右,罗德里格兹记录的650弦长琴的六弦张力总和为47.8公斤。无论该值或大或小,因为琴弦固定到琴码的方式,琴弦张力施加在琴码继而面板一个旋转扭矩,通过琴码前沿下压琴码和音孔之间的面板区域,同时也上拉琴码后边缘和吉他底部之间的面板区域,影响最大的就是靠近琴码的面板区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制作者的面板模具在琴肚部分以琴码为中心会有下凹弧度,使面板在制作时琴肚部分上拱凸出,来抵抗日后琴弦紧绷状态下的下压力,而不至于面板下塌损坏。

下图是一个粗步示意,黑色箭头代表面板平面或平行于面板的平面,红色箭头垂直于面板平面,琴码前区域受到向下的压力,琴码后区域受到向上的拉力。绿色箭头琴码受到琴弦的近似平行于面板的拉力造成对琴码前缘下压力和后边缘的上拉力。

[ 本帖最后由 陈延光 于 2013-8-29 23:00 编辑 ]
086.jpg
发表于 2013-8-29 22: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从下码来看,陈老师对吉他高音弦的音准颇有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3: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tlover 于 2013-8-29 22:43 发表
漂亮,从下码来看,陈老师对吉他高音弦的音准颇有研究


李版还没有睡啊,正在辛苦巡视论坛啊,谢谢你来顶贴!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3: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b1598 于 2013-8-29 08:57 发表
谢谢陈兄指点,我也是仅凭外观,乱猜丽江云杉可能可以用作吉他面板,还有就是其生长环境如海拔、温度、湿度等与德国云杉相近。国内制作家其实可以尝试下国产或其它进口材料,不一定非在巴印玫瑰木和德国云杉中打转,以扩大材料来源。

个人直觉,面板应该是吉他最重要的部分,有个奇想供陈兄和其他制作家参考,据说面板越薄才能充分振动,能否用金属架与指板连为一体,用以承受琴弦拉力,这样面板就可以做成很薄很薄,甚至不用木材,用鼓皮或类似材料即可。或许吉他音量、音质由此突破呢,哈哈!


通过上图分析,琴码是个能量从琴弦转换到面板的媒介,同时也可以作为面板暴露在外的一根明梁来看待,这样的接触连接方式。如果利用其它材质和方式就如同lb1598兄所设想的指板一体的金属架,最终还是需要和面板接触传递能量使面板振动,仍然需要解决和面板的接触或连接方式,曾经看到过六根弦一直贯通到琴尾端侧板上加尾钉的做法,但是个人认为换汤不换药,需要传递到面板上的能量大才能使面板更充分振动,如果通过减小这个扭矩,保证面板薄有利于振动但同时不易损坏似乎并不可取,这种情况下能量是否最大化传递了?个人认为只有保证传递尽可能最大化能量的同时考虑面板的合适厚度和梁架结构来抵抗拉力和琴码粘结面板及这两者造成的扭矩。所以对于面板弹性模量测试就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美国老牌制琴师布氏告诉我只有测试,传统制作者用双手掰面板来感受面板的弹性或刚性很不可靠,有时候感觉会欺骗制作者。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制作没有欧洲制琴家族或作坊传承的制作者还是努力学习相关知识理性地去制作比较好。
发表于 2013-9-3 16: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延光 于 2013-8-29 23:49 发表


通过上图分析,琴码是个能量从琴弦转换到面板的媒介,同时也可以作为面板暴露在外的一根明梁来看待,这样的接触连接方式。如果利用其它材质和方式就如同lb1598兄所设想的指板一体的金属架,最终还是需要和面板接 ...


陈兄说得有道理,固定在面板上的琴码,是传递琴弦能量的关键,但这样造成面板受到弦的较大拉力,必须做得厚实加音梁,妨碍面板振动,这也许是吉他音量偏小的原因。

参照钢琴,是把弦固定在钢架上,因为共鸣板肯定无法承受钢琴弦的巨大拉力,与我的乱想类似,但不清楚是否有传递琴弦能量到共鸣板的构造。

如何传递能量到吉他面板是个问题,也许可以用轻质材料的上下扣件夹住面板,或其它什么方式,以传递振动。

创新往往来自于胡思乱想,陈兄勿笑哈,哈哈。
发表于 2013-9-4 2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延光 于 2013-8-29 23:01 发表


李版还没有睡啊,正在辛苦巡视论坛啊,谢谢你来顶贴!

我对时差一直没有概念,中国晚上十点正式兴奋期,不知科隆是几点?我是来学习的。
发表于 2013-9-4 2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的信息量太大
发表于 2013-9-4 20: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学习
发表于 2013-9-5 1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人,  先说说孔老二,   他传了六艺,   他自己也是个音乐家,  会不会作琴不知道。   
但是,  古代很多文人也是音乐 家,    而且相当多的人会自己作琴。   古代文人, 学 的是文 史 哲。   




原帖由 smarthin 于 2013-8-26 20:36 发表
这个人我认识一个, 他叫‘达芬奇’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1-10 11:2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